■胡丽平
随着动车的启动,她将喝了一口的茶杯放好,舒服地靠在椅背上。
每年夏天,趁着孩子们放假,找了给孩子开阔眼界的借口,他们几个家庭雷打不动的暑假旅游又开始了。
美丽的海边,照例是蓝天白云,青绿色的大海推送着白色的波浪,戏耍着沙滩边的孩子。隐隐约约的小岛和巡逻的船只,应和着逐浪的健硕身影。把自己包裹成“蒙面大侠”的女士们小心翼翼地露出光洁的脚丫,摩挲着细腻的沙子,享受着酥痒的感觉,对着前面的小姐妹莞尔一笑,或醉于海滩,或溺于阳光,以及那飘曳的纱巾,深邃的墨镜,与那蓝天、白云、海岛和飞翔的海鸥融为了一体。
上山是需要准备的。登山杖、凉帽准备完毕,水、女人的防晒霜以及孩子们各种花花绿绿的零食,塞满了男人的背包。半途,碰上歇脚的老人,登山杖就不再成为大家的累赘了。凉帽也是多余的,到处是浓密的树荫,上山的石阶背面,翠绿的苔藓填塞着每个空间。拿在手里一边哗啦哗啦地扇,一边抖了抖湿答答沾在后背上的衣衫,眼馋沿途道边或汩汩冒着热气的茶叶蛋和玉米,或袅袅透着白烟的冰镇西瓜和冰激凌,两手左右开弓,加入了冰火二重奏,任由背包里的薯片面包从山下背来,又背去山下。
是不是有石头的地方就有泉?雀跃地奔向那石、那泉,才发现那泉是从石头缝里流出来的。像个淘气的小孩似的,扑倒了小石头,撒娇般地绕着大石头转一圈,不管大石头的百般挽留向前奔去,又在前方打一个回旋,俏皮地和大石头道一声再见后扑向下一块石头,飞溅出无数白色的水花。清晰可见的石头溪床上,银色的溪鱼互相追逐嬉戏着。人群中早有人赤着脚去捉小鱼,道旁的人不停指点:“这呢,在这儿!”“那那那,快看!”于是把帽子当渔网,屏住呼吸,神仙移步般悄无声息来到憩息的小鱼身旁,猛地扑过去——水花飞溅处,小鱼甩下一道银色光线不见了,捉鱼的人抖着满身满脸的水珠子,在大家的帮助下上了岸。
消耗了体力,自然要补充能量。每户人家上交的活动资金足够让大家好好吃一顿。菜不在于贵,在于田园之趣。选一个小农庄,拔一把山里菜,对不住散养的小公鸡,最多的自然是海里的各种鱼、各种贝。豪横地打开地方的特色酒,给在座的好友都斟上一杯,天南海北地聊起来。至于刚才看了什么名胜,进了什么景点,买了什么纪念品,统统都不知道了,反正手机里照片都存着,朋友圈里都晒着,自己记不住,回家却常会得到一阵羡慕:“你们去的地方好美啊!”
恍惚之间,她眼前晃动的那些画面动起来、交错起来:各家淘气的孩子们倏忽之间变成如今身边玉立的姑娘小伙,健硕的身影在海边逐浪,在山中奔跑,在溪里捉鱼,美丽的笑容在绽放时灿烂,在牵手中温柔,在调侃里羞涩。姑娘小伙的目光捕捉着他们这些大人,总不自觉地停下脚步,长腿站在阳光里,聊着天,等着走得慢的大人,给他们拍照、点菜、背包,轻轻挡下他们要喝的酒,一如当初大人追随着小时候的他们一样。
风吹过夏天,吹过时间,吹过岁月,在每一颗沙粒里,每一片树叶上,每一朵水花里,唱过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