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笔记

宁海,我们来过

■钟勤俭

7月11日,室外气温高达41℃,但骄阳似火的天气也阻挡不住我们放飞自我的心。大家卸下了一学期繁重的教学任务,满怀着喜悦和兴奋向宁海出发。

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拥山抱海,海纳百川,现代城市与自然万物融洽相处。让宁海处处是风景,四季皆可游,既承载得起甬南门户定位,又能绿水青山长留,有生活,更有向往。这样的宁海,一路上让我们满怀憧憬。

三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伍山海滨石窟国家矿山公园。刚来到“聪明水洞”洞口,一阵凉风拂面而来,大家顿时感到神清气爽,还未好好欣赏这水、洞、天三合一的美景,不知不觉已出了洞口。此时洞外的烈日炙烤着我们,大家都想快点赶去“不周神山”。于是我们一群女汉子顶着烈日,爬了两座山,个个大汗淋漓,脸色通红。“不周神山”洞内距离只有百来米,原先想在洞里摆摆妖精pose、拍拍美照的兴致热得全没了。爬上山顶,全体湿身,往日的淑女样荡然无存,大家戏谑校长是带我们来军训的,还说要教好书首先要练体力,笑声像绵延的山峰一样此起彼伏地回响。值得庆幸的是在顶上俯瞰沧海桑田,顿时心旷神怡。

第二天出海捕鱼是我们这次来宁海最向往的事。一路上,大家吹嘘着自己捕鱼的本领,祈祷着满载而归的运气,憧憬着海鲜的鲜美。因为此行绝大部分是美女,所以一个个包得像沙特阿拉伯人,我们租了两条渔船向一个小岛驶去,海风带着热浪席卷过来,加上船的颠簸,整个人就这样在海面上摇晃。好不容易等到最兴奋的捕鱼环节,我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想过一把捕鱼的瘾,没想到渔民连鱼绳都不让我们沾手。他装模作样地捞上来事先放好的几只小螃蟹和两条鱼。中午吹着海风在船上吃了满桌的海鲜,海鲜倒真是色泽发亮、味道鲜得掉眉毛,席间大家对一些从未见过的海鲜颇感兴趣,船老大给大家普及了一些海产品知识,也算有点小收获。

下了一场雨的宁海古镇,空气格外清新,我们踩着衍生出许多的青苔和杂草的条石路,穿行在老宅子幽长的小巷里,仿佛穿越到了明清时代。那木框窗是细雕细作的;那屋披上的瓦是细工细排的,那些山石垒成的墙上的裂纹简直就是中国山水画中的皴法了,这是很美的图画,几乎是绚烂的,又有些荒凉,富有年代感。我触摸着那些早已被岁月磨蚀的清亮石材时,一股凉意直透心扉。一条溪流环绕着老街,偶尔看见几个主妇在潺潺的溪水中洗衣,小孩子则在溪涧玩耍,给这座古老的街道增添了一份生机。作为江南水乡女子的我们,对诗人戴望舒的《雨巷》情有独钟,我们几个撑着刚买的油纸伞,特意穿上旗袍,拍了许多美照。

都说旅途的风景不重要,重要的是与谁同行。难得相聚在一起的日子,怎能不痛饮一杯呢?能喝酒的,海鲜必配白酒;会喝一点的,酷暑炎炎喝杯冰啤是极舒服的;讲究保养的女士,来一点美容的红酒;实在不会的,可乐里滴几点红酒也喝上了。大家互相举杯,互相劝酒,互相取乐,喝得酣畅淋漓,此时的我们获得了浅层次的快乐。

宁海,我们来过,在2022年的这个暑假。

2022-08-11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58087.html 1 3 宁海,我们来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