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放】
近日,浙江省委改革办和浙江省数字经济系统建设专班办公室分别公布了我省数字化改革第二批“最佳应用”与第一批数字经济系统优秀省级重大应用名单。其中,由平湖市农合联(供销社)试点建设的“浙农服”场景应用双榜齐上。
“浙农服”是平湖传承创新“新仓经验”,积极探索“三位一体”改革实践,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重大战略,着力打造的农业生产、产品供销、信用惠农“三位一体”数字化为农服务场景应用。该应用自2019年10月上线以来,已累计迭代升级3次,应用名从“金服在线”“数字农合联”最终更名为现在的“浙农服”,完成了从信息化改造、数字化赋能到数字化改革的跃迁,已经成为浙江数字化为农服务的一张“金名片”。
【亮点综述】
2020年,我市农业总产值24.11亿元,农业增加值15.93亿元,村集体经济年经常性、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50万元和8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03元……数字是最好的证明,近年来我市为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取得成效有目共睹。但当前农业服务中供需信息不匹配、服务要素协同难、需求响应及时难、小农服务覆盖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亟需创新破解。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农合联(供销社)主动扛责、锐意担当,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开辟为农服务新路径,在原有基础上迭代升级,于今年上线“浙农服”平台,打造农业生产、产品供销、信用惠农“三位一体”的数字化为农服务场景应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了政府的政策供给、机构的服务供给、企业的技术供给、农户的产品供给和市民的消费供给精准匹配与有效对接。
“浙农服”平台以农民的需求为指引,围绕为农服务一件事,针对肥药两制、涉农贷款、政策保险等具体业务,横向打通农业农村、农合联、自然资源和规划等23个部门,纵向实现省、市、县、镇街道、村社区5级业务联动,建立起统一的涉农数据目录,形成由检测数据、业务数据、主题数据构成的16个数据仓,集成农产品、农资、农机等25个涉农门类,累计整理目录2032项,单日数据交换量达20万条以上。
“这个就是我们的用户端,在上面可以看到‘找农资’‘找农技’‘找农机’等功能选项,用户只要点点手指,就可以直接在上面完成农产品、农资、农机、农技、劳务、物流、贷款、保险、农事气象、补贴申请等全门类‘一件事’涉农服务。”市农合联(供销社)生产服务部部长杨光明一边展示着“浙农服”服务端界面一边介绍道。该平台囊括了生产、供销、信用、环境等服务,为农业的“产、供、销”提供全周期、全天候的贴心服务,一站式解决了“农民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等问题。与此同时,在数据驾驶舱的界面上,当日销售统计、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业基地实时情况等也都清晰可见,全面实现了农资和农产品销售链智能追溯、农资超额购买回收实时监测、农资店异常经营自动预警、补贴前置办理智能审核等功能,为业务综合指挥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为进一步方便农民、服务农民,该平台通过多个涉农部门数据协同、业务融合,再造了农合联会员审批管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区域品牌补贴核定发放、农废回收、农资及农资店监管、农业数据标准化开放共享等多方面全方位的为农服务流程,会员审批、品牌审批、补贴申请、农废回收等业务缩减10余个审批环节,办事效率提高80%以上,并初步形成了《农合联会员管理办法》《“金平湖”品牌管理办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实施细则》等多个制度,推动涉农资源更加精准、更有效率地配置到各个环节,实现了党政机关、农民、企业、金融高效协同,推动了现代化为农服务系统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