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党代会特别报道

强化应用推广 助力共同富裕

【精彩回放】

曹桥街道野马村种粮大户陆建良坐在自家的空调房里,打开手机,登录“浙农服”平台系统,找到补贴申领通知提示信息,核对确认银行卡等相关信息无误后,一键点击确认,3个工作日内就收到了补贴到账的通知;从事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农户余魁十分从容,在种子播下去之时,他就已经在“浙农服”平台的“找农产品”板块上,发布了当月自家基地可供销售的农产品预产量,安心“坐等”订单上门……近两年来,“浙农服”为农服务平台让数字化渗透在农业服务的方方面面,有效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平台好不好用,技术到不到位,用户最有发言权。从统计数据来看,截至目前我市“浙农服”已注册4.4万人,产业主体600余家,今年通过“浙农服”实现农产品和农资交易超1亿元,发放补贴2000余万元,惠及农户1863户,农废回收率95%以上,农业投入品减量15%。

【亮点综述】

“浙农服”为农服务平台上线以来,通过对用户在生产、流通、信用各个环节的整体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积极调用市场、环境、气象等实时感知数据库,为用户精准推送政策、市场、服务等信息,指导农户优化种植计划,降低极端天气、病虫灾害和市场波动等随机性变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累计发布农业气象月报53期、环境阈值预警5大类28个,服务覆盖4.4万农户。

与此同时,平台立足大数据采集处理,努力打破数据壁垒,消弭数字鸿沟,将政府和市场资源数据分层分类管理,引入省农资集团、农合集团等大型流通主体,形成了跨省域、跨市域、跨县域标准化流通平台,在农业生产主体与大市场间架起了免费交易通道,让农民点点手机就能把自产自销的瓜果蔬菜卖出好价钱,有效帮助农民致富增收。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累计促成交易2.02万笔,金额1.3亿元,日活跃量6300人次。此外,相关订单还可通过物联网设施实时获取更新农产品生产过程、农资使用、农残检测、物流跟踪等全链条数据,实现全信息全品类一码追溯,使农产品每一个关键环节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为消费者提振了消费信心,也促进了放心消费环境的营造。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省供销社的牵头支持下,“浙农服”平台建设成果目前已经推广到省内89个县(市、区)。不仅如此,“浙农服”始终以打造全国性的农业服务和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为目标,结合对口帮扶工作,积极探索农业数字化共富路径。今年9月,市农合联(供销社)党委委员、副主任刘金平带队前往四川茂县,就进一步贯彻落实浙川东西部合作事宜开展座谈交流,并推广复制“浙农服”建设应用经验在茂县落地,促成了“茂农服”的启动试点,为茂县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共富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

“目前,‘浙农服’为农服务的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由平湖走向嘉兴、走向全省,已基本实现省内全覆盖,同时也在向包括四川、江苏在内的省外5省市推广。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功能、深化应用,让平台更好用、更管用,让农民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努力让‘浙农服’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加速器。”戚红炳说。

2021-12-29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88707.html 1 3 强化应用推广 助力共同富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