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故事

跌宕青春:从“掉队者”到“追赶者”

“您一定从小就是学霸吧?是那种父母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见到沈文彬第一眼,记者便被他温文尔雅的气质所吸引,忍不住问道。听到这样的提问,沈老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恐怕要让你们失望了,现实恰恰相反,我是让父母和老师都很头疼的孩子。”他坦诚地说。

沈文彬从小聪颖过人,初中时他的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顺利升入平湖中学继续学业。然而,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再像初中那样轻松,渐渐地他发现,仅靠聪明才智已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课程内容。面对需要大量背诵和记忆的知识点,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疲倦。一个天性好动的少年,怎能耐得住寂寞静心学习?很快,各种精彩的小说成了他逃避现实的避风港。“那时候太喜欢看小说了,很多时候都是晚上躲在被子里打着电筒偷偷看。”沈文彬回忆道。晚上熬夜看小说,白天课堂上犯困,注意力无法集中……就这样,他陷入了恶性循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成为了老师们眼中无可奈何的“问题学生”。

从名列前茅到次次倒数,成绩的飞速下滑让父母对他感到失望,几次争论无果后,他们也不再过问他关于学习的事。等到高考成绩公布的那天,不出所料,他的成绩只能填报职业类院校。“那时候正是叛逆期,在和父母赌气,一心想离家远一点,越远越好。”他说。于是,他在志愿表上填满了外省的学校,想象着自己即将远走高飞开始新生活。

2011年秋天,沈文彬如愿来到了离家千里之外的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然而大学生活并非他想象中的轻松潇洒,“还以为自己的成绩能在职业类院校里做个佼佼者呢,没想到依旧是落后的。” 沈文彬打趣道。原来,职业类院校里的大部分学生来自职业中专,他们早已提前三年开始了技能学习之路,无论是理论还是实操都领先了沈文彬一大截,在他们面前,沈文彬是个十足的“门外汉”。面对如此差距,他只能接受自己落后的现实。然而这一次,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暗暗下定决心:“既然跟爸妈唱反调来到了这么远的地方,总得学到点什么吧,总得为自己争口气吧!”抱着这样的心态,他努力学习赶上同学们的进度,三年时间里拿到了两次奖学金,为自己略微“扳回一局”。

2014年大学毕业后,沈文彬回到了家乡,开始在平湖技师学院任教。初来乍到,新的挑战再次摆在了他的面前。“来到这里工作后,我才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与同事们的差距。”沈文彬说,有的老师表达能力强,课堂生动有趣;有的学历高,理论扎实;还有的实践经验丰富,屡获殊荣……相比之下,沈文彬发现自己似乎缺乏突出之处,这让他一度陷入自卑。然而,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今天的他——一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以及学生们心中的楷模。

2025-04-30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47526.html 1 3 跌宕青春:从“掉队者”到“追赶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