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管学悦
本报讯 近日,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春日的气息越发浓郁。在农贸市场、生鲜超市以及市民的餐桌上,各类春季热门蔬菜已悄然登场。春笋、蚕豆、马兰头、香椿等春菜纷纷上市,让市民在春天还未到来之际,就能提前享受到春天的美味。
“这个笋还蛮新鲜的,买回去可以和咸肉一起炒。”“今年的香椿好像还可以,来一点。”“豌豆苗买一斤,正好能吃清淡点。”……走进市区北门农贸市场,有不少市民围在菜摊前仔细挑选蔬菜。“最近春笋、马兰头、菜心都卖得很好。”蔬菜摊主张玉珍说。今年的春菜大约于半个月前上市。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各类蔬菜价格逐渐回落,其中每斤便宜了5元至10元的春笋成为众多居民的心头好。“我买了4根春笋,花了不到30块钱,比春节的时候便宜了不少。”正在买菜的徐阿姨说。
蔬菜价格不仅受上市时间和假期的影响,市场供应量也是关键因素。目前上市的春菜里本地种植的菜心比较亲民,每斤4元左右,而来自山东、安徽等地的菜,价格普遍在每斤6元至7元。“等其他的本地蔬菜上市,价格会相应下降。”张玉珍说。以蚕豆为例,目前蚕豆是外地来的,每斤7元左右,等到本地蚕豆上市时,价格就会下降3元至4元。
走过蔬菜区,另一边的水果区也同样人来人往。“草莓便宜了,15块一斤,快来看一看!”水果类摊主徐广发正在热情地招呼顾客。在他的摊位上,一筐筐新鲜草莓格外诱人。“年前的时候草莓少,价格贵,要35块一斤,现在市场上草莓多了,价格就降下来了,个头小点的10元一斤也有。”徐广发说。除了草莓外,当季的热门水果车厘子从1月底开始,就在悄悄降价了。
虽然时令蔬菜和水果美味可口,但食用也需适量。“肠胃不好、易过敏、体质虚寒等人群需要格外注意,像春笋这类蔬菜要谨慎食用。”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朱红萍特别提醒,在日常的饮食中,食用水果也要适量,每日最好控制在200克至350克之间,这样既能满足营养需求,也不会给身体造成过大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