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家长工作坊里,能和很多宝爸宝妈交流育儿经验,还能学习亲子沟通的方式、了解制定家庭规则的有效性等,真是收获多多。”说起今年社区开设的童成长·家长工作坊项目,当湖街道启元社区居民刘娇萍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刘娇萍口中所说的童成长·家长工作坊是全国妇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携手合作的重点项目,于今年6月在嘉兴启动,同步落地到平湖,启元社区为我市率先试点该项目的社区。
平湖市妇联一直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从2022年起创新开展“社区+学校+单位”的家校社“共育体”建设,并连续17年开展家庭教育主题活动,营造全城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依托“共育体”建设积累的协同优势,在“童成长”项目实施过程中能有效发挥联动效能,构建本土化的家校社协同支持服务模式。“除了童成长·家长工作坊,我们以社区为中心,链接了百花幼儿园稚川园区、毓秀小学、东湖中学3所周边学校和科普活动中心、博物馆、育家幸福等6家有家庭教育职能的辖区单位,构建了‘启新开元’共育体,共同开展家校社联动的家庭教育活动。”当湖街道启元社区党委书记孙彩凤表示。
“136共育体”模式下,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社区居民获得感满满。10岁的郑智嘉已是社区活动里的老面孔了。“发光陀螺、润唇膏、面塑这些我都自己动手做过,一边做一边听老师的科普讲解,生活知识都增长了不少呢!”郑智嘉说。
寓教于乐的活动充实了孩子的生活,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则为家长“指点迷津”。在启元社区,还有陈小玲名师家庭教育工作室,工作室的8名成员都具有专业的家庭教育理论和熟练的个案咨询实操技能,除了每周六提供“家教直通车”一对一咨询服务外,还会举行“幸福成长营”家长互助沙龙、“赋能大讲堂”家长线下讲座等,为家长提供专业“育儿宝典”。
不仅如此,市妇联还组建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导师团,建立导师联挂和项目指导机制,为社区选派了一对一的导师。市妇幼保健院朱惠琴医生就与启元社区牵手。“我们在社区内开展0至3岁幼儿家庭教育项目,包括帮助幼儿学会勤洗手、提倡表扬和鼓励宝宝的正确行为等内容,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技能,助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朱惠琴说。
如今,市妇联在试点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了11个家校社“共育体”,迭代升级打造2.0版“共育体联盟”;建立首批10个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拓展社区家庭教育的实践空间;11个“名师工作室”落地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咨询服务,推动实现“家庭成长+学校育人+社会协同”的家庭教育“三助”格局。
一项项有力举措带来了“家校社”共育新范式。在当湖街道东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童学堂”,御龙湾的御家人党建客厅设立了“四点半”学堂,孩子多了学习的好去处,家长也放心。而在松枫社区,青松课堂让社区青少年实现了“兴趣课自由”,“松枫共成长”家庭教育品牌引导广大家庭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还有“星光亲子读书营”平台传递着优秀育儿理念。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齐头并进、同向发力、守望成长,家校社协同共育的“平湖样本”正在形成。
■记 者 徐玉霞
通讯员 夏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