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笔记

难忘师恩

■季小英

中学时,读过韩愈的《师说》,对其中的字字句句依然记忆犹新,并能背诵记心至今。文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总让我对老师的称谓心生感慨,并由衷地对老师有种与生俱来的好感。

然而,在年复一年的时光流转和生活的历练中,每当清风拂动回忆的夜晚,我总会想起老师,曾经、现在、和将来的教师,仿佛一串佛珠,每一颗珠子都是我的一段历程,老师们把它串联起来,让我的生命还原为一个真实的轮回。

记得,我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跨入小学大门的,那时就读的是远离集镇的村小学,生活的清苦、教学设施的简陋是如今的孩子无法想象的。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小学里,给我们上语文课的是说话语调非常优美柔和的徐俊英老师。听她讲的课尤如潺潺溪流淌过心田,滋润着每个学生求知的渴望,尤其是她的汉语拼音课是我们最乐意听的,因为她把原本枯燥的拼音字母演化成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让我们在轻松的环境下自如地掌握汉字的拼读。熏陶于徐老师的教育,让我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在各级朗诵、演讲比赛中屡屡获奖。现在想来,当时如果徐老师能开一堂公开演示课,把她的拼音教学方法展示给大家,那肯定是极妙教案,可惜那时并不像现在有那么多公开课交流学习,而徐老师却以她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全身心地奉献着她的智慧。

还记得,当时班里有一位很调皮的男生,作业总是不按时上交,上课时,不是开小差就是打瞌睡。徐老师看到情况后,多次找这位学生谈心,见效果不大,于是在一个下着雨的晚上,原本生活在城里的徐老师,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进行家访。我不知道徐老师是如何回到家的,只清晰地记得,老师第二天就生病了,连带着写粉笔字的手臂也疼得抬不起来!事后,同学们都怪这位同学害老师生病了。又过了几天,只见黑板前挂了一支很漂亮的用细竹子制成的“教笔”——一支供老师不用抬手臂就能指点粉笔字的竹条。当徐老师看到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是啊,学生一个小小的举动就令老师如此高兴和满足。徐老师总是平等慈爱地教导着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好苗子,不能掉队啊。”这是徐老师教书育人的朴实理念,她总是用微笑指引着混沌中挣扎的孩子,当世间的所有在利欲、焦虑和烦躁中禁锢自我时,老师却用平凡的胸襟丈量着雪山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而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像徐老师那样燃烧自己,照亮孩子的老师,在我曾经就读的秀水小学还有很多很多,从这座小学里走出去的人才也有很多很多。

如今,桃李满天下的徐老师早已退休,然而那份对老师的崇敬却油然而生,难以释怀。一路走来, 一路学来,在我的求学路上,伴我成长的如徐老师一样的良师益友还有很多——初中教英语的顾英杰老师、高中时的班主任周佐其老师、在杭求学时的郑月荷老师……许许多多老师的智慧浇灌成了一株株秀木,他们用知识的光芒驱散我们心中的迷雾,以无私的奉献和深沉的爱,塑造着我们的灵魂,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心中对老师的无限崇敬之意,唯有岁月铭记,师恩难忘!

2024-09-10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88372.html 1 3 难忘师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