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协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寓监管于服务,把理性监管、柔性执法的营商环境‘立’起来。”专题协商会上,市政协常委、工商联(总商会)党组书记李寿林率先发声,他认为一个地方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决定着被管理方包括企业和群众对当地营商环境的感受度和满意度。因此,他建议从理性监管和柔性执法两方面入手,提振企业的发展信心。
作为来自金融系统的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平湖农商银行行长张伟中从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出发,建议推动政策有效落地,避免政策空转或执行不力;搭建政银企信息交流平台,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深化金融有效支持,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完善配套设施,有针对性地为人才提供工作、生活上的帮助和服务。
“如何为民营企业解决疑难问题,特别是历史遗留问题,让企业更好地发展壮大?”市政协常委、平湖中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缪乐琴结合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建议,她认为,“平服365”要精准收集问题,进行政策推送。同时,她建议政府对中介公司、三产公司给予更多的监督与管理,以便更好地落实政策,真正为企业服务。
营商环境是经济的“生命线”,围绕如何让我市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快车道,市政协委员、信访局局务会议成员、办信科科长施金娟提议,在数量上,推动更多事项通过“平治110”得到快速有效解决,缩短整体办理时长;在效率上,进一步提升事项转送及办理效率;在作用上,将一些疑难件进行有效协调和推动,重视企业服务中的疑难问题;在数据的智能化上,通过智能分流等方式,实现智能化有效辅助人工。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仅是为企业提供交通、通信、人力资本等方面的便利,而是需要从社会环境、文化和制度等多维度为他们服务。”界别群众代表、当湖街道北河溇社区党委书记柯凯呼吁,优化网格力量配置,配齐专职网格员;统一全市非警务警情出警人员服装,打造特色队伍;加大“平妈妈”营商环境品牌和“平治110”“平服365”宣传力度,助推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本次协商活动也结合了市政协年度重点提案《关于推进民声一键办机制建设的建议》的办理工作,市政协新仓镇委员小组组长、新仓镇党委副书记李峰作为提案人代表,对提案办理落实情况进行回应。他认为,作为一项创新工作,“平治110”一方面连着民生民心,另一方面连着政府职能部门的威望威信,只有职能部门联合更紧密,市镇两级协同更密切,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他建议,事项清单要“预则立、立则快”,实现快速补充清单内容,厘清权责;队伍建设要“小而专、专而精”,提升应变能力和协作水平;信息平台要“全而准、准而易”,实现一屏掌控、一屏督办、一屏评价;现场处置要“有权威、能认可”,逐步提升“平治110”的辨识度,打造特色品牌。
会上,人人参与营商环境优化建言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带着前期调研和工作生活中的思考向在座的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发问,干货满、干劲足。针对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抛出的“金点子”,市司法局、社会治理中心、政务服务管理办(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积极回应并作出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