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论苑

关于推进老年教育政策体系建设的实践思考

■ 市委老干部局 王亚英

一、老年教育政策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四、思考与建议

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二、推进老年教育政策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老年教育是老龄事业和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老年教育对于践行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老年教育资源普惠共享,让每位老年人都能享受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长寿生活,如何积极推进老年教育政策体系建设,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亟需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部署要求,重视加强老年教育政策体系建设,为新时代老年教育资源整合提供根本保障。

(一)老年教育政策体系的建立具有必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中共中央、浙江省委等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关于高质量推进老有所学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老年教育资源整合试点的通知》等文件,提出要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老年教育新格局,而建立老年教育政策体系,正是推动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的强基固本之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二)紧跟新时代老年人需求结构转型要求。中国老年人的需求结构逐渐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预计在203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会突破4亿大关,届时老年人在总人口的占比会超过30%,随着老龄人口数量增加和老龄人口文化层次提升,“终身教育”“文化养老”等需求将越来越旺盛。现有老年教育资源仍面临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为规范和促进老年教育发展,助力解决供需矛盾和促进老年教育资源普惠共享,建立健全老年教育政策体系,推动老年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三)有利于现有老年教育资源整合优化。老年教育政策体系的建设可以为资源整合工作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规范、要求和保障,有效解决老年教育发展资源供给系统性不强、分布零散、稳定性欠缺、组织机构间合力不足等瓶颈,为老年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

自2022年6月,平湖市被确定为全省老年教育资源整合试点单位后,平湖市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在省、嘉兴市委老干部局精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突出攻坚破难、变革重塑,创新实施2个总纲文件和11个配套文件的“2+11”老年教育政策体系,有效推动“六统一”“六贯通”任务落地见效,为全省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提供了平湖样本。

随着我市老年教育政策制度体系愈加完善,在政策指引下,全市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整体跃升,全方位打造了“浙里康养”“颐养金平湖”等老有所学“金名片”,让全市老年人更好地感受到学习的获得感和生活的幸福感。时任副省长王文序在全省老年教育资源整合试点工作推进会上充分肯定了我市结合现代社区建设优化服务方式,完善老年教育网点布局的试点特色做法。时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龚和艳先后2次批示肯定我市老年教育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卢群星在赴平湖市开展省试点评估验收时,对我市调研先行,专项出台“2+11”系列政策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平湖市积极做好政策引领文章,让试点工作推进更顺畅。我市老年教育“2+11”系列政策体系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完善,2个总纲性文件和11个配套文件相结合的政策保障体系,把标准化理念和方法融入工作中,一体化全域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顶层设计、基层探索”的互促共进。

主要做法如下:

(一)聚焦“方向更明”,健全组织、锚定目标。通过《关于组建平湖老年教育联盟的通知》《关于推进老年教育资源整合试点的通知》“2”个总纲文件,建立健全组织构架,明确试点目标任务。成立平湖老年教育联盟及指导委员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和分管副市长牵头工作专班和破难小组,强化试点推进和创新改革。统筹全市老年教育力量开展需求、供给、政策“三张清单”调查摸底。制订《平湖市老年教育总体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平湖市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纲要》,明确“十四五”期间平湖老年教育发展总体目标,明确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因需而设”“应时而变”,搭建起13个大类,103个专业课程,开展名学校、名课程、名教师、名团队、名教材“五名工程”评选活动,征集全市老年教育优质成果案例、优质课程材料、优质精品课程等127个。成立平湖老年教育研究中心,研究解决重难点问题。推动实现老年教育工作绩效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落实增加老年大学事业编制1名和老年教育试点专项经费。目前,全市已建立起“1+1+9+141”老年教育网络体系,设立1所市级老年大学、1所老年大学分校、9所镇(街道)老年学校、141所村(社区)和养老机构老年学堂,注册老年学员2万余人,实现镇(街道)老年学校和村(社区)老年学堂全覆盖,全面构建城乡一体“15分钟品质老年教育圈”。

(二)聚焦“标准更高”,创新举措、保障护航。以《关于平湖市镇(街道)老年学校、村(社区)老年学堂建设标准(试行)》为准绳,统一办学标准。出台《平湖市老年教育机构命名和挂牌实施办法》,统一机构名称。强化老年教育经费保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老年教育发展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建立财政托底保障机制。截至目前,共培育省级老年学校(学堂)3所,嘉兴首批优质老年学校(学堂)24所,平湖市级优质老年学校(学堂)23所,不断释放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的品牌效应和社会效益。创新以奖代补政策,对评选出的23家市级优质老年学校(学堂)各奖励1万元。统一老年大学及分校学费、授课费标准,老年大学课时费标准由200元提高至300元。实施《关于平湖市老年学校(学堂)岗位责任制考核评分细则》,明确五大类25条评分内容,在全市老年教育机构开展满意度测评,形成“教学相长”的闭环效应。通过公开招聘、兼职聘用、退休返聘等形式,吸纳221名优秀人才,建立全市贯通的老年教育“师资库”。每年召开全市老年教育联盟“精品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暨师资培训活动,强化全市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三)聚焦“布局更优”,融合推进、优化服务。聚焦现代社区建设发展,优化服务方式,会同市委组织部联合制定《关于融合现代社区建设优化服务方式,努力打造老年教育整合新典范的实施意见》,以人员力量、空间资源、重点特色、网格自治、数字应用等“五个融合”为抓手,完善老年教育网点布局,整合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强社惠民阵地,健全完善基层老年教育阵地网络,推进阵地联建共享,强化老年教育办学支撑力量。整合村社区特色内容,优化老年教育机构资源配置,将老年教育资源焦点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换。打造“钟溪棹歌”“碳为观智”等6条红色研学路线,“中国航天科普馆”“毛泽东同志新仓经验批示展示馆”等10个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已组织学员3000多人次参观研学。举办平湖市老年大学第一届文化艺术节。整合本土非遗传承、特色资源,开设平湖派琵琶、西瓜灯雕刻、九彩龙、莲湘舞等非遗课程及手绘草帽、民间剪纸等民俗课程。探索在8家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设立老年学堂,成立嘉兴地区首家民办老年学校。

(四)聚焦“距离更近”,数字赋能、扩大供给。围绕推进数字赋能老年教育,制定《关于推进全市老年教育数字化改革发展的意见》,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组织全市老年教育机构举办智能技术应用、防诈骗等培训290多场。结合教育共富省级试点,开发使用具有平湖特色的老年教育“增财实学”数字化应用,构建起“人的终身发展”教育服务新体系。制定《关于在全市老年教育机构推广使用“云上老年大学”的实施办法》,举办培训会,为学校(学堂)免费安装机顶盒,实现“云上老年大学”使用全域覆盖,带动智慧校园、浙学通、网络学院、学分银行等应用场景普及普惠、共享共用,实现远程老年教育城乡社区全贯通和老年教育治理现代化。建立平湖市老年大学(分校)精品课程录播室,积极开发云课堂等学习资源,已录制平湖钹子书、西瓜灯雕刻等15个特色云上课程,不断优化“线下+线上”老年教育模式。

(五)聚焦“满意更多”,乐学有为、银耀共富。注重把老年教育平台打造成老同志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全市组建以老年学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358支,品牌工作室27个,文艺团队287个,每年参加各类演出、活动等1500余场次。创新开展毗邻贯通,制定《关于加强与毗邻金山区老年教育融合发展的实施办法》,与金山区老干部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实施党建引领、学校发展、教学管理、名师工程、学术交流等“九项联盟行动”。出台《关于平湖市老年教育学分银行学习积分的实施办法》,丰富积分兑换内容,激发老年学员“学、乐、为”的积极性。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镇街道、相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广大老干部、老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平湖市老年教育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关于进一步推进老年教育政策体系健全完善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政策体系亟需可持续建设。目前,全省推进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的法规性政策体系还未正式形成,对于我市老年教育政策体系更新健全的领导力还不够,政策更新机制还不明确。老年教育政策体系建设前期虽已从大局出发进行全盘考量,在试点探索和调查研究后出台,但老年教育政策的制定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健全完善、及时调整。现有老年教育政策体系是始于老年教育资源整合省试点工作需求而建立的,随着试点工作逐渐转向常态化工作,老年教育工作需求出现差异化,老年教育政策体系应及时进行调整和转变。

(二)政策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各级老年教育发展不均衡,各主体老年教育机构、城乡老年学堂在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教学资源上存在较为鲜明差异,不同群体老年人对于老年教育课程需求、教学形式等同样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现有政策体系在实际工作情况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用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政策协调机制,来协调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老年群体之间的关系,以确保政策的连贯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三)执行监督考核有待加强。当前我市老年教育政策体系虽已基本建立,但在政策落地落实上还有待提高,督促任务落实缺乏有力抓手。一方面是部分老年教育机构对政策理解不到位,导致现实中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功能发挥不充分;另一方面是老年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许多老年人可能对相关政策不够了解。

针对以上问题和困难,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政策更新体制机制,激发政策创新活力。重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上下协同机制,推出政策评估更新机制,加强基层对政策体系建设的参与和反馈。在省、嘉兴等上级政策的指引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地方创新,以排头兵的姿态、以先行者的担当,聚焦问题难点破题求解,进一步放大资源整合优势和效应。坚持走“部门协同、资源整合、融合发展”的可行之路、有效之道,建立健全政策协调机制,针对复杂的政策问题,聚集合力共同参与解决,不断加强各部门职责,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避免出现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在政策制定、实施、评估、更新等各个环节中加强协调和沟通,探索创新协调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和质量。

(二)健全政策执行闭环流程,加强政策有效落实。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优秀评选机制和政策宣传机制等,推动政策落地执行。将老年教育工作绩效纳入对各涉老部门和镇(街道)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加强考核督促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对老年大学、老年学校、老年学堂开展规范化评定和动态复评,推动提档升级、达标创优,积极创建中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和省、市级优质老年大学(学校、学堂)。扎实推动教师、老年教育工作者、老年学员表彰奖励机制等。通过“2+11”系列政策保障,进一步迸发老年教育新活力。加大老年教育政策宣传力度,做好老年教育政策的下沉延伸、优化覆盖。

(三)加强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巩固深化试点成果。完整准确全面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在全市全面铺开,推动老年教育乘势而上,迈上新台阶。通过不断加强老年教育政策体系建设,以问题为导向,抓好工作改进与落实,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创新发展,在政策落实、资源整合、办学质量、数字赋能等方面再发力,做到高水平谋划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工作,高质量做好试点经验总结转化,高效能推进老年教育数智化建设,持续推动全市老年教育取得新成效。

2024-05-22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56037.html 1 3 关于推进老年教育政策体系建设的实践思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