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人文

“五四”火炬辉映平湖

■ 季小英

100多年前的“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大幕,也为穿越世纪风云的青春史诗写下序篇。100多年来,“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五四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并影响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青年不懈奋斗,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919年1月18日的“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不顾中国提出的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3项提案,背信弃义,把德国在青岛及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5月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义愤。5月4日下午2时,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等10多所专科以上学校的3000余名学生,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了天安门。他们高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游行的队伍由天安门出发,南出中华门,经棋盘街向东转,朝东交民巷各国公使馆前进,学生手持传单,沿途散发,最后走到东交民巷西口牌楼下面,通过美国兵营后,为外国守卫队阻拦,不准再前进通过。各校总代表临时急议,推举罗家伦、张庭济(浙江平湖人,北大文本科英文门三年级学生)等4人为代表,进入美国公使馆,求见公使芮恩施,因公使不在,他们留下说帖而去。

当4位学生代表回到游行队伍中将情况说明后,在烈日下已晒了两个多小时的学生们无不悲愤地感到:“国犹未亡,自家土地已不许我通行。”遂一致决定将游行队伍改道去签订二十一条时的外交次长、卖国贼曹汝霖的家。下午4时许,游行队伍呼声震天地来到了曹宅所在的赵家楼胡同。曹家大门很快就被翻墙进去的学生打开,大家一拥而入,但没有找到曹汝霖。约半小时后,曹宅火起,这就是著名的“火烧赵家楼”事件。6月28日,是“巴黎和会”的签字日,旅法华侨和留学生1万多人于28日凌晨包围了中国使团寓所,警告专使如与会签字,当即扑杀,并列出偿命名单。中国专使最终拒绝赴会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

“五四”运动消息传到平湖,县城和乍浦两地学校师生及各界爱国人士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游行的师生们高喊“还我河山”“取消不平等条约”“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并在县城和乍浦大王庙内设摊,陈列国货,号召百姓买爱国布,抵制日货,市民纷纷支援师生们的爱国行动。

5月中旬,知识青年朱轶凡、回乡学生徐嘉亨等一批进步青年分别在衙前、乍浦成立“救国十人团”。他们印发爱国传单,发动罢课、罢市,宣传科学与民主,还利用乡村酬神演剧的机会,去各处戏台讲演,号召百姓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抵制日货。当时,丁济美等在乍浦大王庙内演出《波兰亡国恨》《朝鲜亡国惨史》等剧,每天6场,共演3天。

师生们的爱国热情,激起了平湖各界更大规模的响应。5月28日,平湖教育会、商会、农会在乍浦联合召开抵制日货国民大会,有700余人参加,会上有25人进行演说。群众的爱国思想被激发,“五四”爱国反帝运动打破了平湖思想沉闷的状况,涌现出一批关心社会、关心政治的青年知识分子。

“五四”的火种点燃了平湖进步青年的爱国救国情怀。平湖地处上海、嘉兴之间,较早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在平湖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宣传革命,革命的火炬已熊熊燃烧,各种进步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1919年9月24日,汤又新等人创办《平湖日报》,宣传新思想;1921年3月,丁济美等创办《新平湖》,宣传先进思想,成为国民党的秘密刊物, 1925年6月《平湖日报》转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对于最近时局宣言》。1927年3月31日,《平湖日报》刊出“打倒贪污官吏、土豪劣绅”“建立革命的新平湖”“造成廉洁的县政府”的口号。《平民日报》还登载《革命的意义》一文,指出:“革命就是因压迫而起的一种反抗”,“革命必以拥护农工为政策”。1919年至1923年间,以揭载时弊、宣传真理为宗旨的还有《民声报》《晨钟报》及《平民周刊》等,各类进步报刊的发行,为新思想在平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并一直影响和激励着进步青年们在探索革命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为平湖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3月,以共产党人为主的国民党浙江临时省党部在杭州成立,丁济美由宣中华、沈定一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5月,临时省党部指派丁济美到平湖,在小学教员中秘密宣传革命思想,先后在城区、乍浦、新埭组建了国民党区党部。

1924年8月,国民党金山县党部常务委员李一谔派顾红玫到平湖新仓当铺发展朱轶凡为国民党员。在李一谔的影响下,朱轶凡善于团结身边的年轻同事,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他认真阅读马克思的《共产主义ABC》,订阅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向导》和理论刊物《新青年》等,而且在衙前、新仓当铺的青年人中广泛传阅。朱轶凡还在平湖的《大同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以时评、短评、小说和游戏文字等式样,号召青年肩负起改造社会的使命。

当1925年上海的“五卅惨案”消息传来,平湖群情激愤。6月10日,平湖县城工人、学生、店员分别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声援上海工人罢工,声讨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新仓的朱轶凡和衙前的夏宜黄等人进行宣传,揭露帝国主义的凶恶,号召大家奋起斗争,开展抵制日货等活动。嘉兴栖凤区移风乡(今曹桥乡)的邵品成学习上海平民夜校的经验,在王家浜组织“农民协会”,开办“平民夜校”,帮助农民读书识字,宣传进步思想,号召农民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

1925年12月15日,以宣中华为首的中共党员、国民党左派人士,在海宁硖石东山召开了“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各县、市党部联席会议”(即“东山会议”),丁济美代表平湖临时县党部出席了会议,并旗帜鲜明地与国民党右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26年3月6日,国民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丁济美被选为常务委员兼农民部长。5月15日,丁济美与宣中华代表浙江省党部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6月20日,丁济美在乍浦观海书院作广东革命形势的专题演讲。

1926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下,国民革命军正式誓师北伐。1926年秋,宣中华秘密抵达平湖,在淑英女校召开会议,布置宣传工作。朱轶凡等人秘密串联、策应,迎接北伐军的到来。1927年4月1日,平湖学生联合出版了《庆祝特刊》,以庆祝北伐取得的重大胜利。自北伐革命军抵达后,平湖各行业工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先后建立了21个行业工会,4月17日,成立了平湖县总工会,平湖的国民革命运动进入高潮。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开始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更深刻影响和激励着平湖的进步青年在求真求实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在平湖解放事业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永载史册。

2024-04-29 ■ 季小英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49854.html 1 3 “五四”火炬辉映平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