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接受力强、善于创新,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时期。如何选好、育好这一支队伍,充分激发他们的潜力、调动队伍积极性,是金平湖“后继有人”的关键。
“观全局,方可谋一域。”年轻干部的成长事关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正所谓“欲盖高楼,先画蓝图”,为建立一支满足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队伍,市委组织部站在全局高度,立足系统规划,开展靶向施策,精准构建年轻干部的培养路径,让他们在大有可为的时期,实现“大有所为”。“我们着眼全市不同单位、系统、行业干部队伍建设当前和长远需要,开展了年轻干部综合分析调研。”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干部科科长汪洵说,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干部队伍建设五年工作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的十二条操作细则》,结合事业发展所需和干部队伍实际,将培养计划细分到每一年、精准到每一块内容,精心规划好干部成长的每一步。
培养年轻干部,平湖一直有思路,更有魄力。如何让能力强、思路新、干劲足的年轻干部提前“出道”?结合年轻干部专题调研谋划成果,平湖以问题为导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创新,不拘一格培养使用年轻干部。针对调研发现的市级部门领导班子中30岁以下干部占比相对较低的问题,在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前提下,平湖勇于打破隐形台阶,破除论资排辈等惯性思维,创新年轻干部选拔机制,在第十八期中青班训前开展全市年轻干部比选,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让干部们凭实力“说话”。
变“推上来”为“比出来”,通过竞争参训这条“鲶鱼”,激活的是全市年轻干部的“一池春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激动,看到了组织部门对培养年轻干部的力度和决心,也更加提振了我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市纪委、市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何家栋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主动向组织做了个人自荐,1996年出生的他于2018年6月入职,属于职场“新人”,虽然近几年工作突出,但碍于年轻原因,原以为还要在岗位上磨炼几年才有“向上生长”的机会,没想到此次中青班训前比选的方式给了他“绿色通道”,让他有机会较快地提升修养、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对他来说是绝佳的成长机会,也更加坚定了他攻坚奋斗的信心。
“这次选拔机制的创新,得到了全市年轻干部的热烈反响和积极参与。”汪洵说,此次中青班共有339名干部通过个人自荐或者组织推荐进入备选名单,通过比选的方式,最终确定35名参训对象,平均年龄仅30.1岁。这既是平湖史上最年轻的一届中青班,也是学员类别较多的一届,学员里既有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有国企干部,既包括了中层正职、中层副职,也有一般干部,最大限度、最广范围地集合了全市具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了干部,也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斗志和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