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门常开 灯常亮 人常在

文化礼堂激发乡村内生活力

■记 者 张宇青

通讯员 郑凯欣

本报讯 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县(市、区)示范乡镇(街道)名单日前公布,我市曹桥街道和新仓镇作为典范,荣获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示范乡镇(街道)的荣誉。昨天,记者走进曹桥、新仓的部分文化礼堂,一睹全省示范的风采。

室外文化大舞台是曹桥街道打造群文共享空间的成果之一。走进曹桥街道石龙村的文化大舞台,“村嫂”话剧社正趁着冬日暖阳,排练一些村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同时将一些频发的电信诈骗案件编成小品进行演出。“我们社团总共有10个人,都是退休人员,大家都喜欢文艺活动。”“村嫂”话剧社社团负责人王菊华说,她们希望能够在演出中传递一些正能量,既丰富了身边群众的业余生活,也丰富了社团成员自己的退休生活。

除了石龙村的“村嫂”话剧社,严家门村的“艺飞扬”戏曲队、章桥村的“夕阳红”文艺队等,都是曹桥街道的草根文艺团队,他们以农村文化礼堂为阵地,常态化开展创作、培训、排练、展演等活动,让文化礼堂真正释放服务群众的“大能量”。

“一村一品”也是曹桥街道紧扣乡土根脉,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有力举措。“我们村结合赛艇小镇,推动了马厩古桥文化与赛艇文化的完美结合,打造了我们村的文化品牌。”马厩村工作人员张宇娇说。在曹桥街道,每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特色,比如严家门的戏曲文化、百寿的孝德文化,处处都闪耀着亮点,成为美好家园的精神支柱。

离开曹桥街道的文化礼堂,来到新仓镇,这里的文化礼堂则是另一番风景。通过与浙江省的“智慧文化云”“社区运动家”、平湖文旅云等线上平台进行串联,新仓打造了一个“互联网+”的品质文化生活圈,让文化资源能够更好地“下沉”到基层。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渠道,村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心愿,实现了“按需配送”,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注入了充沛的志愿力量,搭建出一个人人参与、雅俗共赏的群众舞台。

曹桥和新仓文化礼堂获得省级荣誉,这背后是我市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目标,进一步提升了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管理、使用、培育、融合’水平。”市委宣传部文明创建指导科相关工作人员说。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重要支点作用,推动礼堂管理运行步入规范化、常态化、特色化新轨道。按照“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原则,常态化开展文化礼堂“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村运”等礼堂文化惠民活动,积极引导优质市级资源向基层一线阵地下沉,让礼堂里宣讲声、歌唱声、助威声、欢笑声不绝于耳,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持续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让全市77家文化礼堂真正成为人们眼中“门常开、灯常亮、人常在”的“精神家园”。

2023-12-01 门常开 灯常亮 人常在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08457.html 1 3 文化礼堂激发乡村内生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