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平湖农业乘“数”而上向“绿”而行

■记 者 徐玉霞

通讯员 韩凯东 李凤超

本报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名单,我市《打造数字农业新体系 引领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上榜,成为嘉兴地区唯一上榜的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上榜国字号案例榜单,这是对我市多年来坚持数字农业发展的肯定。

金平湖的农业,透着数字味、现代味。“这次实验的蔬菜有生菜、芝麻菜、芥末菜等。”走进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的浙江东郁广陈果业有限公司内,种植部经理马新远正在进行蔬菜生长速度、灌溉量的记录。令人新奇的是,这批蔬菜并没有种在土里,而是种在一个海运集装箱内。这座近40尺的集装箱拥有一条自动化生产线,集成了蔬菜生长所需要的光、温、水、气、肥。走进集装箱内,就能看到各色蔬菜排列整齐,塑料膜覆盖下的根系在营养液中自由生长,箱内安装的LED动态光谱光源提供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光源。

东郁果业的蔬菜种植地,不是一般的土地,连种植方式也能远程调节,在手机屏幕上点点就能掌握相关数据。自2017年开始进行集装箱实验,马新远已经积累了10多种农作物的30多种配方。“对于植物生长来说,通过改变集装箱内不同颜色灯光的比例,就可以改变植物性状,让植物风味更佳、产量更高。”马新远说,一般种植的生菜需要45天左右成熟,而在集装箱内,只需28天就能成熟,集装箱这一完全可控的内部环境使蔬菜的生长周期大幅缩短。

一花独放不是春。以浙江东郁广陈果业有限公司为代表,我市建成的一批现代农业企业全面应用了农业智能化装备,能够实时采集环境信息、建立作物生长模型、精准控制大棚生产环境,实现了精准施肥施药用水,有效节约了生产资源。

农业主体积极向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平湖各级各部门倡导的农业数字化发展导向。我市不断健全农业数字化管理“服务链”,创新应用“浙农补”“浙农服”等平台,并率先应用农机管理数字化平台。以“浙农补”平台为例,农户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规模种粮补贴、旱粮补贴、油菜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配方肥和农机购置等六大类补贴的申报。据了解,该平台建立了全市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并通过匹配全市所有种植田块和种植主体,实现“一键申领、一键直达、一图监管”,补贴流程也由原来的9个环节减少到3 个,补贴申请到发放的时间由5个月缩短至5个工作日。自2021年7月上线以来,已累计发放规模种粮、耕地地力保护、配方肥等补贴资金1.4亿元。

2023-12-01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08456.html 1 3 平湖农业乘“数”而上向“绿”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