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电子设备
护眼不要忽视
秋冬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近期,儿童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有所上升。那么,如何科学防治呼吸道传染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徐保平介绍说,今年儿童呼吸道传染病高峰比往年有所提前,除了支原体感染之外,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感染人数也有所增加。其中,支原体阳性人数约占发热咳嗽门诊的20%。这主要与个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支原体肺炎是否会出现“白肺”?徐保平认为,有的支原体肺炎患者,肺部影像上显示有一片白色,大多是一个肺叶或肺段感染所致,这和医学上所说的“白肺”是两个概念。通常来说,“白肺”是指双肺弥漫性病变,主要发生在重症感染时,其症状和严重程度都与支原体肺炎有所不同。
支原体感染或肺炎有什么症状?治疗药物有哪些?徐保平说,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有两个:一是发热,二是咳嗽。其中,咳嗽初起是阵发性干咳,进展中会有咯痰。有人会出现胸痛、咽痛、头痛等症状,少数人出现紫绀、呼吸困难等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目前,一线治疗药物主要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的有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在临床上,有的儿童出现耐药现象,治疗效果不太好。研究显示,在支原体感染或肺炎治疗上,耐药者和不耐药者并没有太大差异。主要差异是耐药者的退热时间延后、病程较长,但重症的比例差别不明显。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徐保平说,主要是远离病原体,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必须去时可以戴口罩。注意勤洗手,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另外,学龄儿童患支原体肺炎后不要带病上学,要注意休息,提高免疫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介绍说,从中医的角度看,秋季气候干燥,病邪容易侵犯肺系,导致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口干、咽痛、咳嗽等症状,中医统称为秋燥病。秋燥病主要分为两类,即温燥和凉燥,需要辨证施治。治疗温燥病,主要是清热润燥;治疗凉燥病,主要是温散润燥。
针对秋季呼吸道疾病,中医有哪些良方?齐文升说,如果发生呼吸道疾病,出现干咳、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服用一些中药。如果以咽痒为主,可用桑菊饮等方剂;如果以咽干为主,可用桑叶汤等方剂;如果有外寒症状,可用杏苏散等方剂。
秋季养生 注意四防
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健康方面的威胁。特别是眼睛,每天都要经受考验。那么,如何保护好眼睛呢?
姿势正确。眼睛与电脑屏幕的距离应在30厘米以上。应将显示器适当放低,使双眼平视或微微向下注视显示屏,即视线向下10-20度。此时,眼睛的肌肉处于比较松弛的状态。
光线充足。太强和太弱的光线都不利于保护视力。长期低照度用眼,会使视锥细胞产生不可逆的废用性退化,导致视力下降。若照明光线太强,会引起强烈的反射,刺激眼睛,也会造成不适。
选择大屏。优先选择屏幕大的电子设备,能用电脑就不用手机,能用台式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就不用平板电脑。字体要适当大,字体太小,也容易对眼睛造成影响。
注意休息。注意用眼卫生,常做眼保健操。有意识地多眨眼,每分钟眨眼应在25次左右,不低于15次。多注意休息,每用眼1小时应休息5分钟,可转动眼球或远眺。
改善工作环境。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增加空气湿度。
对人体健康来说,合理膳食非常重要,保护眼睛也是如此。要均衡摄取营养,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有益于缓解视疲劳。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动物肝脏、奶类、蛋类、胡萝卜、绿色蔬菜及水果等。维生素A是人体必需营养素,但也不能过量补充。B族维生素的最好来源是谷类、酵母、小麦胚芽和豆类等。
(摘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联办
平湖市科学技术协会
嘉兴日报社平湖分社
秋季昼夜温差拉大,尤其是在北方的体感更为明显。环境温度变化会影响身体,因此养生要有针对性的防护。
防凉。这个季节如不注意保暖,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建议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应撤掉凉席,关上窗户和空调,换上长衣长裤入睡。
防燥。秋燥来袭,人体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由于干燥导致的鼻腔出血。日常饮食中,应增加芝麻、蜂蜜、枇杷、西红柿、百合、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防温差。秋季早晚温差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在季节更替之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防寒。饮食上要注意避免寒凉。白露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肠道疾患。此外,冷饮、冰淇淋等要适当减少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