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人大视窗

开发区里的人大作为

平湖市区域范围内共有5个开发区,分别为:国家级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

作为浙江省开发区人大工作试点单位,近年来,平湖市人大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打好“四张牌”、做好“四道题”,取得了许多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平湖特色的开发区人大工作路径,为县域开发区人大工作交出了“平湖答卷”。

一、打好“保障牌”,围绕“如何健全开发区人大工作体系”用心答题

一是健全工作机构。2019年,平湖市人大常委会在设立全省首个人大开发区工委——钟埭街道(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充分总结探索经验和成功做法,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开发区人大监督工作的意见》,增设市人大常委会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工委、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工委、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工委。同时,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党工委、管委会内设机构办公室,挂人大代表联络办公室牌子,负责联络人大工作,实现了工作机构在开发区的全覆盖。

二是建好工作队伍。各人大开发区工委配备工委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员若干名,专职工作人员1-2名,组织开展日常监督工作。同时,根据各开发区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区内各级人大代表、居民议事员主体作用,成立多个专业小组,进一步增强开发区人大工作力量。如,平湖经开工委下设经济创新调研、财政预算咨询、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等四个专业小组,就开发区事务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调研。

三是建立工作品牌。打造“一区一品”,持续探索创新实践、优化监督举措,彰显各开发区人大工作特色。如,平湖经开工委聚焦监督工作,打造“五专”监督品牌;乍浦镇人大探索人大工作向开发区延伸,建立“四延伸”工作模式;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工委紧盯内审发现问题整改,创新“四步工作法”;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工委总结了“五要”工作经验;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开发区工委建立毗邻人大“一三五”工作机制,探索跨省开发区联合监督机制。

二、打好“监督牌”,围绕“如何助推开发区发展大局”主动领题

一是紧盯发展要事。围绕开发区发展实体经济为主的功能定位,将加强经济工作监督作为开发区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紧跟平湖市委、各党工委工作重心,在助力三个“一号工程”、经济稳进提质、重大投资项目等方面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广泛动员各级人大代表、居民议事员提建议促发展,着力推动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如,2023年,各人大开发区工委开展助力三个“一号工程”的主题活动30余次,搜集企业、基层反映的问题意见600余件,解决率达95.6%。再如,平湖经开工委针对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五”期间政府及国有公司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开展专题监督,选取20个亿元以上项目就实施过程、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综合量化评价,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投资项目管理。

二是紧盯发展难事。针对开发区土地、能源、资金等发展要素紧缺的难点问题,以监督“组合拳”助力开发区做好“挖潜”文章。如,2022年,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工委组织人大代表调研区内“腾笼换鸟”工作,走访企业70余家,搜集问题、宣传政策,有力推动了“低小散”企业腾退,为高质量发展腾出了空间。再如,平湖经开工委抓实区内国有资产多、管理不清晰的问题,以专项监督“破题”,全面推动管委会厘清“家底子”,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守好开发区人民的共同财富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是紧盯发展实事。对标开发区内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以年初人大代表票决、居民议事员票荐,年中跟踪进度,年终开展满意度测评的方式,强化民生实事项目闭环监督,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同时,聚焦集体收入增长、农民增收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多层次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如,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工委,充分发挥“农创客”人大代表的作用,在助推“共富草莓”、粮食全产业链服务等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声、精准建议,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在各开发区工委的全力助推下,过去五年,全区农民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9.5%以上,村经常性收入增长了1.5倍。

三、打好“制度牌”,围绕“如何完善开发区人大工作机制”勇于破题

一是建立交办制度。立足各开发区的不同特点,建立专项监督交办机制。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选取一个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交办各人大开发区工委开展监督,并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形式强化监督闭环,实现人大监督在开发区的有力落实。如,交办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工委对数字经济发展开展监督,交办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工委对农业项目招引情况开展监督,交办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工委对海河联运工作开展监督等。

二是完善议事规则。根据开发区的不同模式,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工作的不同性质,进一步规范议事程序,提高议事质量。针对“区街合一”模式,制定《平湖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街道居民议事会制度的实施意见》,吸纳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群众作为居民议事员,建立居民议事会,每年召开两次全体会议,有效弥补了开发区没有人大代表、人大主席团的问题,将开发区各项事务全面纳入人大监督体系。针对“区镇合一”模式,制定《平湖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开发区人大监督工作的意见》,将人大开发区工委与镇人大合署办公,明确9个方面监督重点,全面开展监督工作。

三是建立工作标准。全面贯彻实施《浙江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将工作标准化建设作为推动开发区人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持续探索、实践、总结,逐步建立完善了人大开发区工委工作规则、居民议事会议事规则、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票荐)等开发区人大工作制度标准40余项,切实推动开发区人大工作制度更完善、标准更清晰、工作更规范。相关工作成果在全省基层人大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

四、打好“创新牌”,围绕“如何提升开发区人大工作实效”精准解题

一是以“数字化”创新工作方式。以实战实效为导向,打造“数字人大”平台,创新“六码(马)民情通”应用场景,并在全市开发区全面运行,通过码上提(建立人大代表专属二维码),码上收(精简办转流程),马上分(精准内容分类),马上办(高效回应诉求),码上评(构建量化指标),马上用(集成分析整理),有效打破了代表与选民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的壁垒,实现了民情民意时时反映,办理情况时时可见。自上线以来,收到群众反映问题建议570件,均在7天内答复,答复率达100%。该应用场景荣获“全省人大数字化改革创新暨第三届‘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通报表扬’优秀奖”。

二是以“责任化”紧盯建议办理。将代表(议事员)建议办理解决情况作为开发区人大工作成效的重要检验标准。完善“工委+市人大代表+开发区代表(议事员)小组”的三级联动体系,健全重点建议督办、办理“回头看”等监督机制,强化建议办理年前分类落实、年中动态跟踪、年末答复反馈的“监督链”。如,平湖经开工委年初与管委会召开建议办理会议,明确建议的办理部门;每季度开展议事员小组活动,动态监督建议办理情况;年末向议事员书面提出办理的答复文件,实现了建议办理的全闭环。

三是以“清单化”督促问题整改。全面加强开发区人大对于内部审计、上级检查等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力度。列出重点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清单,落实代表(议事员)小组监督清单,围绕重点问题整改定期开展现场视察、听取情况报告等活动,有效提升了管委会的重视度、问题的整改率。如2022年,在独山经济开发区工委的监督下,内审发现的10个问题,全部得到整改。

2023-09-14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84680.html 1 3 开发区里的人大作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