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故事

梦起: 心之所向 行之所往

2012年,平湖市教育局面向全市中小学发出“关心关爱特殊孩子”的倡议,当时的黄姑中心小学积极响应,在施教范围内开展“特殊儿童送教上门行动”。吴叶峰作为项目的牵头老师,和同事王雪娟一起,骑着自行车、电瓶车,仅凭着一个个门牌号,在乡间小路辗转奔波了一个多月,终于找全了独山港镇8名重残儿童。

吴叶峰和同事都是“半路出家”的特教老师,第一次接触“送教上门”对她们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那时候只有我们两个老师,大家都不会开车,出行很不方便,每次都要花很长时间去孩子家里。再加上这群孩子大部分都是先天性脑瘫,存在智力障碍,无法正常沟通。所以我们事先都要和家长沟通好,了解清楚孩子各方面的情况,才能开展后续的教学。”吴叶峰说。她清楚地记得当时8名重残儿童中,有5人可以送教上门,另外3人经过评估以及家长意见征询,没有开展送教。但吴叶峰始终坚持“特殊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尽管那3个孩子没有列入送教名单,吴叶峰和同事也会隔三差五带点小礼品、学习用具,去看望他们。吴叶峰常说,特殊儿童是折翼的天使,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关怀,而自己则是尽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感受来自外界的爱。

时间像流水一样,淌过光阴的小河。不知不觉中,吴叶峰已经迎来送教上门生涯的第12个年头。回忆起最初的送教经历,吴叶峰记忆犹新。她永远也忘不了走进每一个重残儿童家庭的第一天,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羞涩惊慌的神情、渴望学习的眼神和家长无助又无奈的叹息都深深触动着她。或许,身体的残疾是上帝对这群天使的嫉妒,在本该学习的年纪,他们不应该被遗忘。“孩子们不会说话、不会表达,但是他们望向你时,眼中饱含的渴求和不舍是不会骗人的。我能强烈地感受到他们需要我!”吴叶峰激动地说。所以,尽管她第一次接触重残儿童,尽管自己还是特教路上的“新手”,但她还是毅然决定要做这群“折翼天使”的“守护者”。

一分坚守、一份奉献,最终汇聚成爱,画出送教“同心圆”。这12年来,有的孩子毕业,有的孩子离开,也不乏新的孩子加入,但是吴叶峰送教上门的步伐从未停止。小恩(化名)是吴叶峰如今送教的一名孩子,“刚接触时,孩子还只有一年级,不会走路;但现在小姑娘已经上初中,独立行走基本没问题了。”看着孩子一步步成长、进步,吴叶峰由衷地感到高兴。

2023-09-07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81939.html 1 3 梦起: 心之所向 行之所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