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论苑

小服务托起 “大幸福”

■ 戴 琰

夏日的平湖,绿草如茵,鲜花烂漫,而在大街小巷来回穿梭的公共自行车更如一道亮丽的风景。那一抹流动的诱人可乐蓝,赢得了市民的声声赞誉……

公共自行车随时扫码解锁,方便快捷,节省了等待公交、打车的时间,便携性可想而知。7月28日,我市首批200辆亲子公共自行车的投放,带动了公共自行车的租用量,让骑公共自行车逐渐成了一股新潮流。

工作日扫一辆单车解决通勤“最后一公里”,周末在湖边绿道的斑驳树荫中享受骑行“慢”生活,偶尔在夜间骑行打卡体验城市缤纷夜景……将骑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出行方式,也算是在平淡生活中找到点色彩。

我市公共自行车运营10年来,经历了从“小黄车”到“可乐车”,从“有桩”到“无桩”,从交押金刷卡借车到免押金扫码即骑,如今还有了亲子款,便民程度不断升级。目前,平湖公共自行车站点有271个,实现城区自行车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

公共自行车作为低碳项目,自身是具有碳减排量基因的。目前,我市日均租用量突破1万辆次,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尾气排放,降低了碳能消耗。

一辆辆蓝色的自行车在大街小巷穿梭,恰似一幅幅宣传画,时刻向人们传递着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节能降碳”在平湖不再是一个概念,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进一步深入人心,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

公共自行车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绿色选择,让人们更加注重环保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城市交通的面貌,提升了生活品质。

随着城市的发展,我们渐渐发现,以汽车文化为标志的“快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以步行、自行车为标志的慢行系统被重新认识、重新拾起。

一个城市如果适合自行车骑行的话,它的幸福指数一定是非常高的。因为首先它应该有自行车道,然后有绿树,空气也应该良好,这样人们才愿意去骑行。近年来,我市积极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品质,推动城市交通设施体系化、人性化、绿色化建设,打造兼顾交通和休闲功能的慢行交通系统。不但修建绿道、推广公共自行车,倡导市民“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还规划专门“慢行区”,并在“慢行区”内设立专门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并设置绿地、休闲椅、雕塑等。

在“慢行区”,步行、骑行拥有更高的通行权,市民想走就走、想停就停。绿色、安全、舒适、休闲、惬意……正是“慢生活”追求的品质。

展望未来,随着公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的推广,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有激情四射的期待,期待一个天蓝、地绿、水清、城净的金平湖……

2023-08-23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76908.html 1 3 小服务托起 “大幸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