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深一度

“机制+科技” 实现道路交通畅达

破损的道路第一时间修补,缺损的绿植第一时间补植,不文明的行为第一时间制止……走在平湖的大街小巷,文明有序、干净整洁是这座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举目望去,尽见文明城市最美的样子。

让一条街变美容易,让所有的街道始终保持“美颜”不易,平湖是怎么做的?从2019年起,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优化道路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我市在主城区道路推行“路长制”,将主城区39条主次干道包干给39个牵头部门(单位)和65个协同部门(单位),建立了城市道路、市政设施、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绿化亮化和环境卫生的一体化管理联动机制,对道路实施“一路一策”,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理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施策、源头治理。4年来,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巡查发现城市管理中的“盲点”、补齐文明素质的短板。市创建办负责人蒋连英介绍道,39个道路管理微信群始终活跃,发现问题、群内交办、快速解决,在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下,“路长”的常态化巡查不断提升城市道路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路长制”充分集聚了党员干部的力量,而志愿者组成的“文明啄木鸟群”展现了群众的力量。通过“到处飞”的“啄木鸟”,背街小巷隐蔽的文明问题、容易忽略的道路设置问题,都被逐个“啄”出,交通、交警、综合执法等部门解决起来也更加有的放矢。“他们每天走在路上,每年发现问题千余个,占道经营等小问题实现当日事当日毕,路口设置不当等难题也能撬动其‘解决到底’。”蒋连英说,在“找茬”的过程中,“啄木鸟”不仅是让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精准度大大提高,也成了文明理念的传播者,释放了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每一个人都是责任人的信号。

科学拥堵预警、实时调整放行方案的“平湖预见者”,对交通事故进行大数据分析的“黑点侦探”,关注非机动违法的“天眼系统”……这是我市保障交通畅通启用的“法宝”;全市路网速度每小时42公里、车辆通行效率提升28.6%、市区28条绿波带道路连成了绿波网……这是我市道路通行取得的喜人成绩。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若是能在安全的基础上,做到畅通、不堵心,则是好上加好。道路交通的文明有序,道路畅行同样是绕不开的话题。“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交通信号与电子警察数据接口精准同步,对全市32个主要路口的812条车道采集的流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实现道路拥堵五色预警。”说起“平湖预见者”系统,市交警大队科技中队中队长俞卫平满脸自豪,这套系统最为重要的功能是能够根据路口的车流总量、方向流量、车型数量等数据,对信号灯的时段划分、控制方式、相位相序、周期长度、绿信比等进行人工智能计算,自动生成最佳配时方案。也就是说,坐在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只需要根据系统测算的方案,下达指令、调控红绿灯切换时间,在堵点出现之前,以提前降低路网速度等方式,保障道路稳定畅通。

2023-08-18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75744.html 1 3 “机制+科技” 实现道路交通畅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