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军礼
一文一世界,一字一乾坤。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无疑是所有热爱阅读的人都期待的节日。为了发现和向广大读者推荐年度优秀图书,自2013年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都会在这一天发布上一年度“中国好书”榜单,去年开始升级为全民阅读大会,并邀请获奖图书作者、编辑和出版社现场颁奖。那一本本散发着油墨芳香的精美读物,经过专家评选、主持人推介、作者访谈、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一一走进读者的阅读空间。近十年来,这台洋溢着书卷气息的特别节目,已经成为无数读者翘首企盼的书香“春晚”。
“中国好书”以“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发现好书”为宗旨,每年评选出的入围和获奖图书,都是真正的万里挑一。在手机短视频、电子书等碎片化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能静下心来手捧一本心仪的纸质书沉浸式阅读,实属难得。
最美人间四月天。在这春风沉醉的晚上,和孩子们一同收看这台书香“春晚”已成为我们的共同约定。回眸近十年的“中国好书”阅读史,《山本》《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进阶的巨人:改变世界的伟大科技》《这里是中国》等一大批文学艺术类、人文社科类和少儿类图书,不仅让我们收获了许多新知,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贾平凹笔下提灯前行在纷繁乡村社会里的乡镇女干部《带灯》;陈彦笔下内心隐忍、为人质朴,终日带领着兄弟们忙着四处《装台》的刁顺子;肖复兴笔下充满着北京老四合院风物人情的散文集《我们的老院》;打开叶嘉莹先生的《人间词话七讲》,仿佛走进了南开大学的阶梯教室,聆听了这位古典文学大家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课……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每年的“人文社科类”图书,就是实现让我心灵去慢旅行的一种途径。或漫步于《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里的花草丛中,或行走在《山川纪行——臧穆野外日记》中的青藏高原、横断山脉间,或徜徉在《中国石窟简史》呈现出精美绝伦的古代艺术画廊里。当然,还有能让我一日眼观千年,目行万里看遍祖国大好河山的“典藏级国民地理书”——《这里是中国》!
此外,少儿类图书则是每年世界读书日留给孩子的必选项,也是全家阅读量最高的图书。《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是我们购买的第一本“中国好书”,在浅阅读盛行的孩童时代,这本字少画多的漫画书深得女儿欢喜。由于作者女儿尚小,他便发挥专长用漫画的形式和女儿飞信传书,向女儿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自己在五七干校的劳动和生活,比如插秧、收割、烧砖、做木匠、杀猪、画墙报等,妙趣横生,充满了父亲对女儿的无限思念。
儿子最喜欢的是《进阶的巨人:改变世界的伟大科技》,该书以人类历史上的科技发展进程为线索,涵盖天文地理、数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多门学科,书中通过精彩的大幅画面来展现科学真相,以场景化、故事化的方式讲述科学原理,汇聚了国内一线插画师团队历时近两年的精心打磨,让他爱不释手。此外,《阿莲》《花猫三丫上房了》《耗子大爷起晚了》《土狗老黑闯祸了》《地球史诗》《这样的鲁迅》《乌兰牧骑的孩子》等都成为他少年时代的最好陪伴。
最是一年春好处,正是读书好时节。记得民国年间,一位名叫熊伯伊的湖北儒医,写了一首《四季读书歌》,流传甚广。“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