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笔记

我的阿爸

■高 丽

我的阿爸,没有万贯家财,却给予了我最幸福的生活;我的阿爸,走在人群中很快就会被淹没,却能让我时时地想起他;我的阿爸,没有伟岸的身材,却让我能安心地躲在他的后背安逸了40多年;我的阿爸,瘦瘦高高,腰身和弘一大师一样细,却将我保护得毫发不损。

阿爸师范毕业,在我们老家的初中教书,22岁那年,他和我姆妈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家庭。在泛黄的照片中,他的脸上满满的都是喜悦。后来,我姐一声啼哭声划破寂静的清晨,在那个昏暗的厢房里,我姐出生了,聪明伶俐甚是可爱。

阿爸26岁时,我哥出生了,在我哥3岁的时候,就已会背唐诗宋词,还会迅速地做加减乘除,阿爸欣喜若狂。

阿爸29岁时,我哥在玩皮球时溺亡在池塘,父亲一夜之间白了头,人瘦到脱形,不仅苍老还沧桑。

阿爸31岁时,我出生了,阿爸听到洪亮的声音以为是男孩,看到是丫头片子时,一屁股坐在厨房的灶头边足足抽了三包烟。因为我是女孩,只是婴儿的我看不到父亲眼中深深的失望。后来我学会叫阿爸时,父亲才开始抱我,只是我没有溺亡的哥哥聪明,父亲说太聪明的孩子是留不住的,平凡的孩子才能安康。

阿爸33岁时,上海的姨妈来我家把我抱走了,后来,姨妈家附近一对夫妇想收养我。那个时候,还没有计划生育,但政策规定可以生两个孩子。姨妈说,让小姑娘到大户人家生活,阿爸姆妈又可以生一个孩子,运气好的话,可能生个男孩,这样子对大家都好。

阿爸34岁时,阿爸带姆妈乘大利班到了上海,考虑了一年,阿爸姆妈同意了姨妈的建议。在看到陌生人来敲门,我礼貌地问:嬢嬢夫夫(上海人称呼叔叔阿姨的意思),你们找谁呀?姆妈嚎啕大哭,阿爸铁青着脸一把扯上我到了轮船码头。那一年,我回家了,后来好长时间阿爸姆妈不让我去上海姨妈家。

一路走来,我见证了阿爸风里来雨里去撑起了我们的家。小时候我爱吃肉,阿爸就会买钙片给我吃,在食堂里吃饭,碰到有鱼有肉时,阿爸把素的挑出来自己吃,荤菜带回家给我们吃,所以从小到大,我和姐姐的海拔都在小伙伴中一直属于中上水平。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阿爸一直很瘦,姆妈说,大风来时,让你父亲牵根线,我们来放风筝。从我刚懂事起,我的邻居们常常当着我的面夸我的哥哥,比如,他们会问我:“阿丽,你会背唐诗几首呀? ”当我摇头的时候,他们会告诉我:你的哥哥只要读一遍就能背诵如流。小学时,只要有考试,他们就会问我:“阿丽,数学多少呀?”当我沉默不语时,他们就会说:“你哥哥三岁就会加减乘除。”所以从小我最怕数学,我的数学考试一直很糟糕,文理偏科现象较严重。父亲为此担忧不已,但却一直和我说:“没关系,我们只要认得钱就行了,会数钱会用钱就能在社会中生存了。”

我一直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阿爸对我从来没有太多的要求,我常常听到他和姆妈说,会花钱说明孩子不会太傻,花掉了自然就会想到要挣钱,孩子自食其力就行了。所以小时候,家里打酱油这些小事姆妈都是使唤我去做,慢慢地,我甩掉了自卑,就像个野孩子一样在村里横行霸道,村里的人都说阿爸太宠我了,哪有小孩子长大不打的,更何况小时候我很皮。后来,我才发现,阿爸对我的期望深深地影响了我一生,我真的太会花钱了,一直存不住钱,而且一有钱就花了,每个月忙着还花呗和透支卡,还有越还越多的房贷。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最怕的就是蛇,对蛇有着严重的心理阴影。记得刚上一年级的那个暑假,村里有人钓黄鳝,姆妈买了好多,放在篮子里。为了怕猫进来偷吃,姆妈把篮子放得高高的,挂在正窝的梁下。我和小伙伴们在外面疯玩回来,看到一条黄鳝在地上爬,以为是上面篮子里掉下来的。连忙用双手捉住,铺了个凳子想放大梁下的篮里。邻居从我家门前经过,看了我一眼,大喊:“蛇!”爬在凳子上的我甩了甩手中的黄鳝,向邻居解释:错啦,我家今天买黄鳝啦!邻居大喊:快放下。这时,我才发觉手里是冰嗖嗖一片,哪里来的黄鳝呀,我大叫一声扔下了手中抓着的水蛇。那一晚,我高烧不退,阿爸背起我半夜敲开了赤脚医生家的门。半年后的一个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在床上滚来滚去,实在睡不着,就拿起枕头向上抛,结果刚把枕头抛起,一条小蛇盘着身子“丝丝”地向我吐着红信子,吓傻了的我捂住耳朵躲在床角落大声尖叫,阿爸像神兵一样降临,擒起小蛇扔在后面的小河里,可是,那一晚我一直不敢睡。后来,天一黑我就又哭又叫,然后两眼发直,浑身抽搐。阿爸每晚都叫姆妈哄我睡,说小孩子怕天黑,长大了就会好的。还真像父亲说的,姆妈用爱赶走了我心中的恐怖。长大后我才知道,有一种精神病是惊吓出来的,医学上叫恐怖症。我不能不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用慈爱的心驱走我心中的黑暗,把我拉进了一个光明和温暖的世界。

阿爸一开始教历史,所以他给我取的名字是:高丽,应该还有希望健康美丽的意思吧。小学时我嫌丽不好写,自作主张改成:高理,再说有理走天下。阿爸看到我改名字,竟然什么也没说。结果户籍警察听镇上的人叫我丽丽,直接给我上了户口:高利利,初三考试时才发现,然后班主任划掉一个利,直接成了高利,后来就成了我身份证上的名字。阿爸和我说,反正是同音,说明你与其他两个字没有缘分,踏上社会后,经历生活的挫折和磨难后,我把利字写成了莉字,草字开头,卑微而渺茫。阿爸看我一路折腾,总是笑而不言。近年来,我在微信上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高丽,这是父亲对我美好的祝福,希望我每天的日子和心情都美美的。

阿爸59岁时,姆妈在胆结石开刀时意外发现是胆囊癌,医生直言叫我们放弃治疗。那个时候,我刚刚工作,我和姐姐听到癌字吓得瑟瑟发抖。阿爸陪着母亲往返于家和医院,一次次地送姆妈赴上海治疗,13次化疗阿爸都是紧紧地陪着姆妈。姆妈从医院回来后,阿爸就开始了熬中药,我们的家里总是弥漫着浓浓的中药味。阿爸说大上海的医疗水平与国际相接轨,所以哪怕看中医,阿爸也固执地认为上海医院要好,每一次都心甘情愿去黄牛处买个挂号的号码。看着阿爸节衣缩食,遂和阿爸商量:我年轻可以起早去排队挂号,省下黄牛费100多元。阿爸不同意,他说,女孩子在外不安全,这个钱不能省。那一年,正好是我市医疗改革第一年,报销极少,姆妈的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为此姆妈心痛不已。阿爸不时安慰姆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至少每月还有国家发的固定工资。”

生病的人脾气不好,姆妈经常会发脾气,有时候莫名其妙得不可理喻。刚刚还笑容满面,眨眼就乌云密布,经常会殃及在家的我。阿爸就时不时地叮嘱我:“生病的人心情不好,你要体谅你妈。”更多的时候,阿爸甘愿做导火线,让姆妈芝麻小事絮絮叨叨念个够。

姆妈生病20多年,中药也喝了20多年。熬中药之类的活阿爸不放心交给我们,都是他自个儿盯着的。姆妈除了中药,还有一些其他的药品,怕她忘记了,阿爸专门给她排了个表,几点钟吃什么药,吃多少的量,类似我女儿的课程表。很多时候,姆妈逛街去了或者参加社区活动去了,到了喝药的点还没回来,父亲就会打电话给姆妈,口气很凶,就像小时候训我们一样。姆妈吃药时,阿爸还会不重样地备下零食。有一次,我给姆妈买了好多零食,阿爸看了后和我说:“你姆妈常年喝中药,以后不要给她买甜的零食,对胃不好。”我暗暗自责于自己的粗心,后来给姆妈买零食时再也不敢买甜的了。

阿爸60岁退休,我就成了一名啃老族,和父母住在一起,每天下班回来,都有热菜热汤。每一次回家阿爸总会准时为我开门,我一直纳闷,为什么阿爸每次都会这么凑巧呢?后来的一个星期天,姐姐打来电话,说一会儿带着我的小姨侄过来吃中饭,听完电话后阿爸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站在窗口,我以为阿爸在玻璃窗前看风景,直到阿爸开了门,才传来姐姐的脚步声,还有我姨侄欢快的笑声传来,我才明白,原来窗口是阿爸的观察哨呀!怪不得好几次和小姐妹聚餐后去唱歌,哪怕回来得再晚,走到楼梯口时,阿爸已经给我开了门。后来,我再也不敢晚归,我怕阿爸坐在窗口一直等我,更怕阿爸担心晚归的女儿而焦急。

阿爸年轻时喜欢抽烟,现在老慢支等老年性基础病让他痛苦不已,每天早晨我总是问候阿爸:睡得如何?呼吸如何?阿爸总是和我说,蛮好蛮好。但好几次他身体不好都是姆妈告诉我,然后才及时就医的,即便如此我还是每天问候他。我的阿爸是超人,时光呀,请不要打败他!

阿爸从来不言“爱”字,但我知道,我们是他最亲的亲人,我一直是阿爸最牵挂的孩子,哪怕阿爸一直说对我没有期望,但我知道上学时他怕我考不到好学校,就业时他怕我找不到好工作,结婚时他怕我找不到好伴儿……

经历人世间的苦和乐,才有生活的百种活法,阿爸年龄大了,总是会唠叨个不停,但我知道,他是为了我好,我不敢说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但是我一直以能做他的女儿为荣,因为他把爱注进了我沸腾的血液里,因为那沸腾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表现着他们赋予给我的生命的力量。我是阿爸姆妈的孩子,幸福没有遗憾!

2022-06-20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40702.html 1 3 我的阿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