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浦是我外婆家,舅舅、阿姨的家也都在乍浦,所以对乍浦自幼就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这个位于杭州湾底部的千年古镇,面朝大海,九峰连绵,风光旖旎。
从乍浦镇的雅山路一路向西,在化工园区重重包围之中,有一处孤零零的小山丘,我小时候只知道它有一个很土气的名字叫瓦山,后来乍浦新修了一条雅山路,才知道原来瓦山之外还有一个别名,叫雅山。是否一听这名字,顿觉这不起眼的山头十分雅致了?如果说乍浦九峰如仙人遗落海边的一串珍珠,那么雅山就是散落在西海岸的一颗珍珠,而我从未涉足欣赏。
日前,有机会跟随本地文史群的朋友们寻访雅山,结伴驱车前往,几经周折才进入化工园区,来到雅山脚下。说是山,在山里人看来这仅是土丘,你若说是土丘,但山上怪石林立,古木参天,藤蔓缠绕,颇有一番别样的仙气。
一行人沿古道拾级而上,山势平缓,却四处可见峰峦突兀,而千姿百态的岩石,犹如夹道欢迎的仪仗队,终于等来了巡山的人们。
据清光绪《平湖县志》载:“雅山,在县东南二十七里,高五十丈,周六里,俗曰瓦山,又呼惹山。多怪石,南泾塘绕其下。山有十景,曰天马峰、梁石峡、游仙洞、头陀石、一脉泉、南极峰、望仙岭、万岁岩、龟石、端石。”
自古以来,雅山胜景,令文人骚客留下许多诗文墨迹,明正德进士孙玺有《游雅山记》,“兹山之胜,甲于东南”。嘉兴进士赵伊曾任广西按察副使,在其《雅山十咏》中有题《天马峰》一诗——
旧闻天驷曾星陨,
逐电追风气郁纷。
一见祖龙鞭策影,
挟山起海势难群。
同伴手里拿着打印好的描绘雅山十景的“导游词”,按图索骥,边走边找,一路谈笑风生,“你看啊!这就是望仙岭吧!”那边喊:“那不是万岁岩吗?”突然又有同伴招呼的声音:“找到游仙洞啦!快来看!这里有一片竹子,看过去藤蔓深处有山洞哦!”然后念着古人写的导游词——
游仙洞,自天马峰稍南西侧有一羊肠小道,由此下山,山麓有一片竹林,竹林和山体之间曾筑有一路,沿路往北不远,有一大山洞,此即游仙洞。如今洞口已被几块大石堵塞。民间传说,此洞曾为仙人住处,内生紫芝仙草。
一边有人应答:“差不多是这里了!”又抬头看看四周:“天马峰稍南,可是不见天马峰啊?”
于是一拨人又分头寻找天马峰了,据记载——
天马峰,从山顶往北至山之北端,有大片岩石群,即为天马峰所在。天马峰为一巨大岩石,形似马首,惟妙惟肖。
山不高,也不大,踏遍雅山也没找到天马峰,据说天马峰的马头石在上世纪90年代突然不翼而飞,是自然塌落,还是人为毁坏,不得而知,看微信文史群里陈宰老先生提供的照片,至少1989年天马峰还在的,确实活灵活现像一匹腾飞的骏马。
雅山最高处有中国移动的铁塔,还有一处布满藤蔓的旧屋,林中有一片平地,四周树木葱郁,倒是适合结伴郊游野餐,可惜那天没有阳光,否则阳光穿过树林想必光景更美。
虽然岁月更迭,藤蔓遍山,旧景不可寻,不过我们一群人找到了雅山新十景,比如仙人下棋、卧牛石、懒猫石、灵芝谷等等!赏奇石,看仙景,浮想联翩,何止十景呢!约定假如下次再访雅山,要带几块牌牌,现场立牌命名!
时不时有倒下的树木挡住了我们的去路,不知是遭遇了台风?还是雷击所致?
史料记载这里的岩石都属铁矿石,只不过含铁成分比较低,但看上去如钢铁一般坚毅。不同材质的岩石因千年风化显现出美丽的纹理图案,蹲下来仔细欣赏,感觉如石头展览品一样,各有各美。
有一位细心的老师找到了一棵大灵芝,引得众人围观,惊喜不已,于是大家转而又去寻仙草,最后竟每人都找到了一二朵灵芝,最神奇的是“半夏”老师找到的那朵灵芝,仙气十足,令人赞叹不已!后来有朋友指正,说其实这不是灵芝,而是云芝。可对于我们来说,这又何妨呢?
穿过树林眺望远处,隐约可见山脚下管道交叉、烟囱林立的化工厂。因化工园区开发,使雅山这颗珍珠陷于化工厂层层包围,奇秀风光无人识,但也正因为成了化工园区,人迹罕至,所以雅山环境更加原生态,山谷也更显幽静且宜修仙。或许真的有神仙居住了,但愿今日我们冒昧造访没有打扰仙人。但话说回来,估计神仙也会逃离化工厂吧。
草丛中有一只黄蝴蝶去世了,她标本一样停在枝头,就此定格,是永久留下,还是终将展翅离去……
看到山下有座庙,据黄艳女士《平湖乍浦山水有多美?》文记载——
雅山东麓原来有顾相公庙。这庙祭祀的顾相公,是上海人,据说有伏虎之异,所以大家还在神案下做了个假老虎。顾相公庙香火非常灵验,所以一年四季祷祭不绝。庙后本来有楼,后来做了大士殿,左边还有个关帝庙。门外有两棵巨大的沙朴树,阴森古拙,在树下休憩最好。……雅山西麓山形如伏狮,所以上面有个庵,就叫狮子庵,这个庵也是顾相公庙的僧人创的。后来有个乍浦当地人出家为僧,就把自己养母安置在这个庵中,还募集了四大橱藏经,想要创建藏经阁。可惜,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我们也确实看到山坡上有两座小庙,不知供着何方神仙,是否与顾相公庙、狮子庵有关?不得而知,门关着,我们也没有进一步探访确认。
一群人兴致勃勃地从南山坡下山,仍意犹未尽,下山后绕山一周,想继续观赏雅山地奇石胜景。只是,山坡和山脚下有不少墓地,如果不是结伴而行,会有阴森感。
下山的路上,因一边是化工厂的铁丝网,感觉很不舒服,空气也不够好。看到雅山的处境,心中五味杂陈,恨不能有移山之力,把雅山移出化工区。我们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方面,时常难以两全其美。
最后分享谭锦炎老师的《游雅山》诗——
怪石嶙峋草木深,
登山南望听潮音。
明清胜景成追忆,
萧瑟秋风绕谷寻。
2021年11月17日乍浦雅山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