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笔记

西瓜+作业+兴趣班 ≠暑假

这样一来,孩子们学得主动又投入,也学得快乐和有成效,看在眼里也很欣慰,也是对全家的一种“减负”。就像挂在天空永恒不变的明月,我对暑假的期待,何曾不是儿子日记本里描绘的样子……

■王 萍

“暑假里,除了做作业,我还想吃西瓜、冰激凌,和爸爸妈妈弟弟去旅游,还要去海边游泳,真的很开心……”翻开儿子的日记本,依然有不少错别字,可这一次我没有选择批评他。

在暑假来临以前,我已经为家中两个孩子制订了学习计划,由各类兴趣课和课外作业组成。家里的四位老人,也认领了各自的接送任务。我们认为,只要跟着计划走,今年的暑假一定能有序进行。

哥哥的尤克里里课、写字课,弟弟的乐高课、识字课,兄弟俩的架子鼓课……回家后,哥哥继续写作业,弟弟读绘本,还有阶段性的小测试。

半个月过去了,大人小孩每天忙得像陀螺,可学习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哥哥的作业本上“×”多于“√”,笔迹潦草;弟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态度散漫,家中气氛、亲子关系一度很紧张。

直到有一次翻开了儿子的日记本,读到了孩子内心对暑假真实的期待,我不由得陷入了思考,暑假应该有序,但确实也不能少了“有趣”。

接下来,我们立即调整了原有的计划,将孩子的学习诉求和开展社会实践、提升生活技能融入了进来。

哥哥想要专注学习游泳和架子鼓课。自己想要学的效果就是,每天自觉反复练习,不知疲倦;弟弟在哥哥的指导下,学习生字、背诵古诗和10以内加减法。学习之余,他们热衷参加社会实践,如“听爸爸讲那过去的事”红色研学活动;参观《忆儿时》——印象弘丰漫画展;兄弟俩躲在家里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吹空调、看电视、吃西瓜,但也跟着奶奶和外婆学会了不少生活技能,像煎荷包蛋、做蛋糕、自制棒冰等。

这样一来,孩子们学得主动又投入,也学得快乐和有成效,看在眼里也很欣慰,也是对全家的一种“减负”。

晚上散步的时候,儿子突然问起:“妈妈,你们小时候的暑假是怎么过的呀?”

“我们小时候生活条件没有现在好,没能学那么多东西。除了做作业,就是在家里和隔壁邻居玩玩。”我回答。

“所以现在,只要你们想学的想做的,我们一定全力支持。”我继续说道。

我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相信这样官方式的回答。

就像挂在天空永恒不变的明月,我对暑假的期待,何曾不是儿子日记本里描绘的样子……

2021-08-12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45730.html 1 3 西瓜+作业+兴趣班 ≠暑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