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笔记

做妈妈还是 做自己

在这里,我所认为的做自己,至少是先把目光移到自己身上,别一味只关注孩子。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更有情绪管理能力,才会带动孩子的正能量发展。

■洋翻芋

“妈妈,我们明天都要去避暑了,你一个人好可怜呀!”女儿在去山中避暑前一夜搂着我的脖子,担心地和我说。我却毫不避讳地抱起女儿转了个圈:“妈妈一个人才不可怜呢,因为我终于可以享受自由生活啦!”

孩子不在身边,我捧起电脑,一边敲打着这一段文字,一边回忆我和孩子相处的暑期。

搜索脑海词库,“七十二变”当属最贴切、最精辟的概括。做了母亲之后,恨不得自己长出三头六臂,最好再有七十二般变化。司机妈妈,暑假,女儿的行程满满当当,做妈妈的完全不闲着,累了困了,车里打个盹是常有的事;陪练妈妈,假期的学习之余强身健体必不可少,陪游泳、陪跑步、陪练琴,都是必修科目;厨师妈妈,假期,孩子的一日三餐都在家里解决,煮鸡蛋吃厌了,荷包蛋、鸡蛋饼、蛋挞等变着法子地信手拈来;导游妈妈,趁着假期出游,各种攻略、历史由来,全部都是必备知识;陪读妈妈,孩子阅读,做妈妈的自然不能沉迷手机,育儿类的、心理类的、鸡汤类的,各种书籍一应俱全……

记得在电视剧《三十而已》里,顾佳有一段独白:“坐月子的时候,顾佳已经死了,我现在是许子言的妈妈。”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感受颇深。我有一群朋友,也是这两年来,聚餐、网聊最多的一群朋友,我们彼此互称“XXX妈妈”,她们都是我女儿同学们的妈妈。我们一起吐槽,一起带娃出游,一起抱团成长。但是,其中大部分妈妈的名字,我至今未知。

这个时代总是对当妈妈的有很高的期待:要兼顾家庭和事业,要温柔体贴,要无私奉献……可是我们也会深陷做妈妈还是做自己的矛盾中。那么,所谓的自己,是去掉妈妈的身份后,剩下的那部分吗?但抱孩子时温柔的你,孩子生病时彻夜不眠刚强的你,工作间隙想念孩子的你,也都是真实的自己啊!与其抱怨着“下辈子再也不做女人”,不如好好把握当下,寻找属于妈妈的自我。毕竟,首先做好自己,才能传达最正向的能量给孩子。

孩子不在身边,我自由地拿起手机,刷起新闻。手指往下滑着,暑假里育儿的新闻一条条令人唏嘘:陪孩子写作业,自己哭得比孩子还厉害;因为教育孩子,上演了一场“高速路逃亡”;唠叨孩子把自己气跑,吓得孩子报警找妈妈……

看到这些新闻,我在想,到底这些矛盾的根源是什么?大概是,过高的期待和孩子现状的不匹配以及作为母亲的疲累。假期里,妈妈在要求孩子阅读的时候,自己能否做到专注地阅读?妈妈在要求孩子练琴的时候,自己是在刷手机还是在葛优躺?

在责备孩子之前,先问问自己是否做到。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也可以“在夹缝中寻求喘息”,陪读的时候,读自己喜欢的小说;做家务的时候,邀请孩子来做小帮手……

在这里,我所认为的做自己,至少是先把目光移到自己身上,别一味地只关注孩子。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更有情绪管理能力,才会带动孩子的正能量发展。

2021-08-12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45729.html 1 3 做妈妈还是 做自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