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专版

美食处理不当 当心变成“毒物”

每年全国各地因食物中毒导致的伤亡事件并不少见。那么,什么是“食物中毒”呢?简单来说,就是摄入了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本身就是毒素,也可以是被细菌、真菌、病毒以及毒素污染的,人体服用后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以胃肠道反应多见,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因毒素吸收入血,导致多系统多脏器功能衰竭,从而危及生命。

为何“美食”会变成“毒物”?我们知道,美食之所以能成为“美食”,需要经历很多的过程,包括食物的选材、加工、运输、保存等过程,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可使我们的“美食”变成“毒物”。

确保食物选材的安全性,是杜绝食物中毒的第一步,就比如每年好发的野生菌菇中毒事件,一锅美味的菌菇汤,首先在菌菇的选材方面,我们要善于辨别什么是可食用菌菇,什么是毒菌菇,不要购买或采摘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野生菌。

在食物的加工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生熟食物分开处理,使用不同的砧板、不同的刀具,切勿将生熟食物混合。食物烹饪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温度和时间,缺乏足够的烹饪温度和时间,可能导致无法杀灭食物中的病菌,也可能导致某些毒素无法完全分解,引起食物中毒。

出现疑似食物中毒怎么办?如果进食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尤其是食用同一食物后出现相似症状的人群,应当及时就医,有条件者带好剩下的食物。如果无法及时就医,应当自行尝试或由他人帮助催吐、导泻,可以大量饮水,用勺子、筷子等刺激喉咙,促进呕吐反应,尽快清除胃内尚未被吸收的残留食物以及毒素,减轻中毒反应,防止病情进展恶化。

(以上摘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2021-06-30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35850.html 1 3 美食处理不当 当心变成“毒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