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工业稳,发展稳。今年1至5月,我市(不含嘉兴港区和电厂)规上工业实现产值593.93亿元,同比增长37.0%,两年平均增长16.7%;实现增加值120.64亿元,增长27.4%,两年平均增长13%。其中,27.4%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列嘉兴五县(市)两区第三。
“金平湖”工业经济稳定发展,离不开各镇街道发挥比较优势、挖掘潜在优势,打造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新局面。作为我市主平台之一,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发挥毗邻金山优势,开发建设浙沪新材料产业园,通过平台建设、项目引进,精心培育化工新材料产业,目前已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去年,独山港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34亿元,同比增长47.3%,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9.2%,足见化工新材料产业于独山港区的主导地位。
全市化工新材料产业,主要看独山港区。在独山能源、平湖石化等大项目拉动下,我市化工产业1至5月实现产值164.92亿元,同比增长84.0%,实现增加值26.87亿元,增长52.7%,对全市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34.9%。化工产业发展向好,产业所在的独山港区近日也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认定为2021化工园区潜力10强,这也是独山港区连续4年入选化工潜力园区10强榜单。
除化工产业外,汽车制造业也保持较快增长,对我市规上工业拉动作用较大。受汽车销售回暖及产业集群影响,前5个月我市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35.30亿元,同比增长55.7%,实现增加值13.69亿元,增长80.1%,对全市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24.1%。
汽车制造业,关键看国家级开发区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平湖经开规上汽车零部件产业年产值在150亿元左右,经过多年发展,全区汽车制造业基础扎实、优势明显。尤其是近两年,长城汽车作为“链主型”项目落户平湖经开,实现第一辆整车下线,带动着平湖经开全区乃至全市汽车产业“整零协同”加速发展。再加上区内日本电产东测(浙江)有限公司、日本电产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等老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上马”新项目转行生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开辟了平湖全市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在平湖经开这一主平台带领下,最近,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成功入围2021年省试点名单。
从独山港区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平湖经开发展汽车产业,再到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发展数字经济、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发展现代科技农业,近年来,我市各镇街道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精准培育各自的主导特色产业,在优势互补中进一步明晰自身定位,在错位发展中进一步清晰发展路径,各镇街道唱响“大合唱”,全市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产业发展格局。
■记 者 胡佳英
通讯员 张其良 徐冰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