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人文

五、传朴堂——江南藏书楼的久远回声

小城之南,临街有河,旧称鸣珂里。此刻,你傍水而立,和当年一样。虽然只是一堵高耸的围墙,但门梁上的雕饰、影壁上被凿去的鸿禧二字,依稀可见当年的盛况。你的所在,是稚川学堂的旧址,而你的身后,还有另一个传奇故事。你叫传朴堂,一座被誉为“浙西之冠”的江南藏书楼。今天,我们触摸你那斑驳的身躯,似乎依旧能聆听到萦绕于你身旁的久远回声。

1865年,清同治年间,木材商人葛肇基由乍浦迁入平湖城中置地建宅,此后,从这座宅院中走出的葛家子弟,开启了一段与你的不解之缘。他,叫葛金烺,年少时便爱搜藏古籍书画,辞官返乡后,嗜书如命的他,终究选择把你作为余生最好的寄托。毕生藏书十万余卷,先祖之名传朴二字,是他的灼灼志心,也是你的最初模样。后来,你为金烺季子葛嗣浵所承续。三十年间,同好藏书的他,倾其所有,在四处奔走搜访下,你的集藏愈加丰富,而你的身躯却渐显不足,为此,嗣浵在你身旁又建一楼,为承父兄遗志,取名为守先阁。此时,你的名望已与宁波天一阁、南浔嘉业堂比肩而立,而你的屋檐下,稚川学堂的琅琅书声也将被传为另一段佳话。此后,你还会担负起集藏金石印刻的重任,你也由此获得了一时之最的美誉。

40万卷典籍善本,1000多卷珍奇字画、3000多方名家刻印,构成了你浩如烟海的藏品王国。其中,最光彩夺目的当属这些历代方志和乡邦文献。他们承载着人们对故乡的记忆,涵养着千百年地方文化的根脉。这本《平湖县志》,乃嘉庆十年县令路纯续所修,又称“路志”,张元济先生曾评价此书为“余收书数十年,仅获见此一本”。而这本《平湖采芹录》,乃平湖历代秀才名录,经抄录汇编,最终只刻印两册。这些藏品尽管珍贵,却并非秘不示人,而是以传播为乐。在那个风云激荡、救亡图存的时代,在一位位读书人孜孜以求的查阅抄录中,你守护着人们内心最后的那片宁静,见证着时代变革中思想和学识的碰撞。

山雨已来,风声袭楼,亦如民族命运一般飘摇不定。1937年,在血雨腥风中,你和葛家大宅及众多集藏,被付之一炬,只留下这堵高大宽厚的沧桑旧墙。不过,即使风云变幻,相信你那颗恒定坚守的心也从未动摇。因为,你所积淀的精神追求,你所恪守的求学之道,已深深地留存在了那些有责任、有担当的读书人的血脉里,并将代代相传。

2021-01-25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82783.html 1 3 五、传朴堂——江南藏书楼的久远回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