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人文

三、溪漾指挥坟石像生——残缺的完满

他,有一双孔武有力的大手,因攥紧兵器透露出威严与笃定;他覆盖着铠甲的宽厚臂膀和胸膛,似植被茂密的山峦,似沟壑丛生的石壁;他裙甲的起伏,又如花瓣,似涟漪……

溪漾指挥坟石像生,属于明嘉靖年间。那时,他因死而生,1560年,锦衣卫首领陆炳过世,于家乡平湖设衣冠冢,历经千凿百锤而成的墓前守卫“武将”,是他和他的同伴们身上寄托着王公大臣们对权力物质永恒的渴望:精致的兽头肩吞、人字纹甲片、鸳鸯腰带和腰下裈甲,虽远高于常人的身形,却无处不折射着人们对于极致的向往,这是一个完美的化身。《明会典》规定:公侯、一品、二品官墓前,方可立石人一对。

可是,当我们再凝视他们时,却已然找不到能与之对视的眼眸,再也见不到近500年前他初生时饱满的神态,他们的神情究竟是肃穆、是威严、是凛然、还是镇定自若?我们能瞥见和感知的,只有那些裂口里的哀伤,每一处疤痕,都显豁着历史的细节。

同样是近500年前,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塑于陵墓前的守墓男女,至今仍完美无缺地供人瞻仰膜拜,是无价之宝。

而身处平湖的他和他的同伴们却都已身首异处,有的还曾被踩进泥土,直至最近十多年,才相继重见天日。

以一个当代人的眼光再去打量驻守溪漾指挥坟的他们,去回溯这数百年的时光:他们出生在伟大的年代,拥有与《西游记》、《金瓶梅》、《本草纲目》同期问世的荣光;他们也降生在混乱的嘉靖年间,倭寇肆虐民不聊生,而授予他们皇权威仪的王朝,寿数已不及百年。

他们被塑于民族命运起伏的拐点,他们看到了又一个王朝盛极而亡,看到了中华民族被欺凌、被压迫……直到祖国山河一片红,虽也经历浩劫,却终于回到原来守护的位置,被关心,被保护,被尊重。2010年,溪漾指挥坟石像生被列为平湖市文物保护单位。

原本塑造或注视这些石像生的人们,曾留下对逝者的哀思、对儿女的牵挂、对家国的期许、对生命的追问,他们都成为了雕塑的一部分。有人问:“为什么不用现代技术恢复他们原有的样子?”因为人们懂得,这些变化都是人类苦难前行的历史赋予他们的模样。

他们最初如完美的神祇般降临世界,在460年的时光洗礼后,以残缺诠释了另一种完满。

2021-01-25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82781.html 1 3 三、溪漾指挥坟石像生——残缺的完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