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是我们生活中最简单最平凡的生活需求,看似微不足道,却意义重大。因为我们希望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所美、食有所安,这是民生“小事”,也是发展“大事”,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人心向背,更关乎社会和谐稳定。民生“小事”,不可“小视”。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我市历来高度重视民生事业建设,注重从“小事”里做好大文章。从2017年实施民生共享工程首次把民生事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开始到2018年部署第一批初心行动,2019年启动实施第二批初心行动,民生始终是市委、市政府关心关注的大事。去年的第二批初心行动中,重头戏之一就是实施了“关键小事”行动,从群众关心的养老、出行、卫生、安全等公共服务需求出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这一年来我们看到,通过发展居家养老、推进垃圾分类减量、解决市区“停车难”和农村户厕改造等一件件“关键小事”的落实,百姓更有福祉,城市更有温度,群众的愁容越来越淡、怒容越来越少,笑容却越来越多了。
群众共同的小事,再小也是大事。一个停车位、一件适老化家具、一间简易厕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流中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但却是人民群众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大事”,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对于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正是这样一桩桩的“小事”,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事”。如果这样的小“细胞”不予以精心培育,那么社会这个大“肌体”何谈生机与活力?
小事连全局,小事连民心。我们必须要踏踏实实办好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关键小事”,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办好“关键小事”,最重要的还是要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民心坐标,关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小事、琐事,甚至是“鸡毛蒜皮”,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找起,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疏通民生堵点,解决难点痛点,把群众最急切的诉求一个一个予以解决。就如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冲破重重阻碍,解决沙浜拆违、户厕改造等环境卫生问题一样,要以坚定的决心和信心重视每一件“关键小事”,把每一件“关键小事”都办好办实办细,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民生关切,才能干群同心,凝聚起共建美丽家园的强大合力。
积跬步方可至千里,积小流才能成江海。做好“关键小事”里的大文章,才能寻找“民生微表情”中的大幸福。我们相信,只要踏踏实实办好每一件“关键小事”,才能将人民群众的关于美好生活的每一个梦想都照进现实。民生,始终是平湖人民最幸福的话题。
■李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