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平安平湖

我市创新拓展“息事无讼”品牌内涵

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我市司法行政部门坚持高站位、出重拳、创特色,探索将“息事无讼”理念融入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收到良好效果。

重基础 定架构

以“无讼”理念筑行政争议化解基石

“一个理念”统揽全局。在民商事纠纷调解领域之外拓展“息事无讼”理念运用,将该理念引入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领域。探索建立行政争议“多元调解前置、法院诉讼断后”的“无讼”纠纷解决体系,将行政复议、诉讼、执行中的行政争议一并纳入调解范围。

“多方联动”整合资源。充分整合律师、退休政法干警等资源组成“无讼专家团”,联合职能部门发文选任10名专职调解员,先后指导7个部门成立行政调解委员会。目前,全市已有行政争议化解专兼职调解员20余名。

“自主挖潜”试点探索。在当湖街道设立镇级行政争议调解试点、在通界社区建立行政调解室,在开展拆违、征收等工作时注重事前分析研判、隐患排摸调查、矛盾纠纷化解。今年以来,已成功调解行政纠纷6起,行政诉讼案件发案量同比下降37.5%。

重联动 定机制

以“无讼”制度建行政争议化解体系

首创“工作指引”机制。率先发布共有20项内容的《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指引》,建立完善多方参与、权利义务、法律援助、司法机关参与行政争议调解,以及重大争议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社会媒体、基层工作者等共同参与行政调解工作机制。

首推“三级息讼”机制。建立健全“1+8+X”市、部门、镇街道三级行政争议化解运作机制,及时引入“提、议、调、督、评”“无讼”五步工作法,即“发现问题、协商讨论、调节处置、监督指导、评议评价”,全流程服务行政争议化解。

首建“诉调对接”机制。依托两地三方跨区域“诉调对接机制”,建立定期联系、信息联通、争议联调、问题联处、应急联动“五联”模式。上半年,有25%的行政诉讼案件在立案前通过该机制予以化解。

重调处 定服务

以“无讼”机制提行政争议化解质效

实行“三色化”监测预警。通过统计量表、数据碰撞、比对分析等方式,对案情落实三色管理,预测评定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等级,及时提供风险提示。目前,共计收到红色、橙色、黄色“派单”案件3起、4起、9起。

试行“一件事”一次办结。完善行政争议案件“最多办一次”工作模式,视案情复杂程度和当事人居住地、生活习惯、人文等特点,由矛调中心、司法局、司法机关牵头,一次性开展案件调解处置。

推行“100%+X”品牌服务。创新打造“司法蓝”“100%+X”服务品牌,即在行政争议化解中,做到行政职能100%履行、服务承诺100%兑现、合法诉求100%满足。同时,尝试推出若干个增值服务“大礼包”,确保以最大诚意满足当事人意愿。

■通讯员 张 磊

2020-07-29 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12 12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01122.html 1 3 我市创新拓展“息事无讼”品牌内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