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0200122C版:

多吃核桃,有益肠道和心脏健康

科普之窗

冬季谨防荨麻疹

美国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每天吃核桃可能会增加肠道中一些有益健康的细菌,进而降低心脏病患病风险。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近期在美国《营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他们共招募42名超重或肥胖的志愿者,并将其随机分为3个不同的饮食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饱和脂肪含量较低的饮食。第一组饮食中添加了核桃(每天57克至85克);第二组添加了与核桃中含量相当的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第三组则加入了等量的油酸,以替代核桃中的α-亚麻酸。

结果发现,第一组受试者体内有益健康的肠道细菌增加,而这些肠道细菌的变化与一些心脏病风险的降低显著相关。相比之下,另两组受试者肠道细菌虽也有变化,但这种变化与心脏病风险因素间没有显著关联。

研究人员介绍说,大量证据表明,饮食上的微小调整可能对健康大有裨益。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了解如何以积极的饮食方式促进有益肠道微生物的生成,人们或许可以用核桃替代一些不健康的零食,不仅好吃,还能增进肠道和心脏健康。

新生儿宝宝,应注意正确的抱姿

冬季天气寒冷,毛孔收缩,汗腺分泌减少,是皮肤病的高发期,而在众多的皮肤病中,荨麻疹当属最为常见的一种。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简单地说,其就是一种皮肤过敏,属于一种过敏性疾病。诱发荨麻疹的因素有很多,也很复杂。急性荨麻疹过敏原相对容易确定。相关过敏原包括食物因素,如鱼虾蛋类、调味品、添加剂等;生物因素,如花粉、灰尘、动物皮屑、昆虫叮咬等;化学因素,如青霉素、吗啡、化妆品等;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机械等物理刺激;其他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均可能引起荨麻疹。

很多人以为过敏无法治愈,其实不然,过敏是可防可治的。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预防、对症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如若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应当及时去医院就医,并查明自身过敏原,避免与过敏原再次接触。

(摘自《科普中国》)

联办

平湖市科学技术协会

嘉兴日报社平湖分社

怀胎十月,期待已久的宝宝终于平安出生了,令年轻的爸爸妈妈高兴。不过对于刚刚降生的“小不点”,许多新手爸妈都不免有些手足无措。要知道,宝宝的骨骼和颈椎等非常娇弱,一不小心“抱错”可能会伤其身体。那么,对于宝宝来说,正确抱姿都有哪些呢?

不同月龄的宝宝其骨骼发育程度、身高、体重等都有差异,所以抱姿方面也略有不同。具体如下:

1.1-2个月的新生儿能稍抬起头,但由于颈部和背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所以不能较长时间支撑头部的重量。因此,这个阶段应主要采取平抱的姿势,即一只前臂托住宝宝的头部,另一只手臂托住宝宝的臀部、腰部,让宝宝平躺在家长的怀里。如果宝宝易吐奶也可用稍微倾斜的斜抱方式,但注意不可竖着抱,以免伤其颈椎。

2.对于3-4个月的宝宝,一般来说其颈部已基本可以支撑头部的重量,家长在平时可竖着抱,这种姿势也相对较为省力,但竖抱时需注意做好其头、颈部的支撑。可将孩子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手和左腕保护宝宝的腰部、背部,右小臂护着其腿部,右手可托着宝宝的屁股、腰部。

3.对于5个月以上的宝宝来说,家长在平时竖着抱已经不是问题,这里推荐两种竖着抱的姿势:一种是“向前看”,即宝宝背对家长,可坐在家长的一只前臂上,家长用另一只手拦住其胸部,让宝宝的头、背贴靠在家长的胸部上;另一种是“向后看”,即宝宝面朝家长坐在一只前臂上,家长的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颈、背部,让宝宝的胸部紧贴在家长的前胸和肩部。一般较为推荐“向前看”姿势,因为这种姿势有利于宝宝开阔视野,促进视觉发育,宝宝两只手放在前面也有利于手部精细动作的发育。

此外,家长在抱孩子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这样不仅可让宝宝更舒适、健康,也能使家长更加省力和放心:

1.用手肘而非手腕抱。有些人喜欢用手腕托着宝宝的颈部,然而这样不仅容易让宝宝的头部“悬空”,家长的手也容易酸疼。用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可增大接触面积、减轻压力,这样抱宝宝时也会更加牢固。

2.不要久抱。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间可长达16小时-18小时,除了喂奶、换尿布等生理需求外,不建议经常把孩子抱在怀里。另外,宝宝稍大一点后,若长时间被抱在怀里,也不利于其肌肉、骨骼的发育。

3.不要过分摇晃。宝宝哭闹时,有些爸妈会通过不停地摇晃来哄宝宝,以停止其哭闹的状态,殊不知在这种情况下,宝宝往往都是被晃晕了。此外,宝宝的脑组织发育也不成熟,长期如此,其大脑很容易受到损伤,甚至影响智力,因此对待宝宝还应温柔且有耐心。

2020-01-22 科普之窗 12 12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1643.html 1 3 多吃核桃,有益肠道和心脏健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