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产业共富扮靓“满园春色”

■记者 荣怡婷 通讯员 陈明远

【现场见闻】阳光洒落,蔬香满村。在新仓镇三叉河村的东北角,连片嫩绿的野泽菜苗正迎着秋风舒展身姿。“这批苗是9月初种下的,等到成熟后就交由蔬菜厂统一加工,出口海外。”望着眼前生机盎然的田垄,三叉河村党委书记平建国笑着说道。

推进产业共富是强村富民的重要途径。今年,三叉河村与平湖市新仓蔬菜厂成功签订“蔬菜耕种收一体化”共富示范项目,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以“村集体种植+企业收购”的运营模式,实现标准化生产、订单化销售,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升级。

“以往蔬菜厂都要从江苏采购原料,运输成本高。既然本土就有优质资源,就应该充分利用起来。”平建国说,目前菜地由村集体统一经营,待初具规模后,将动员有意向的村民进行统一种植,形成“人人种菜、家家受益”的良性发展格局。

【创新实践】三叉河村拥有丰厚的土地资源和农业传统优势,如何加快资源优势的价值转化?近年来,该村通过党建联建机制,持续加强村党组织与企业协同,全面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

数据彰显活力:2024年,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95.56万元,同比增长44.73%,增速位居全市前列。今年,村里还积极参与共富大棚项目,新建38个大棚,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种植芹菜,为村集体增收超14万元。

异曲同工之妙,新仓独有的特色农产品——小落苏,也正在合作之风的吹拂下,经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蜕变。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产业共富活动在三叉河村热烈开展,银行代表、规模农户、党员及退役军人等围坐一堂,共话产业振兴大计。现场,平湖吉仓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建锋携平湖、金山两地的带货达人精彩亮相,以“产地+直播”的新模式,为小落苏打开全新销路。

“我们正努力打破传统,让小落苏销售不再局限于线下,而是走进直播间,面向更广阔的市场。”沈建锋信心十足。今年,他积极拓展资源,借助直播“顺风车”,实现了小落苏月均销售额超15万元的喜人成绩。

“前期探索让我们信心倍增,接下来,将深化与带货达人的合作,同时对接更多本地农户,拓展产品种类,推动新仓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大市场。”沈建锋说。

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作为新仓镇农业产业化的缩影,三叉河村正汇聚多方力量,绘就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本次产业共富活动是一次全新探索,旨在通过村企银合作,整合资源,系统做好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保障,让农户放心种、不愁卖。”平建国说。未来,三叉河村将聚焦“农产品腌制”特色,探索更多合作路径。

从“新仓经验”到“三位一体”,农业始终是新仓发展的关键词。近年来,该镇在“千万工程”经验的引领下,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深挖本土资源禀赋优势、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一批产业共富项目,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始终秉持‘两条腿走路’,既呼吁各村培育特色产业,也鼓励大家抱团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合力。”新仓镇党委委员葛琛说。在“新仓经验”合作基因的滋养下,新仓8个行政村通过党建联建、组团发展等方式,抓产业、谋特色、促融合,呈现出“一村一风景、一村一特点”的缤纷格局——

杉青港村依托和美片区建设,汇集了共富蔬菜岛、特冒头有机农场、郁野·杉水客等多元业态;友联村积极打造“友个呱”“友好呱”IP品牌,让甜蜜产业开出“致富花”;中华村瞄准预制菜领域,以农产品初加工共富工坊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石路村融汇康养产业与农耕文化,打造集餐饮、住宿、采摘、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新标杆……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从传统销售到直播带货,党建红线串起散落的资源,激活了乡村产业的“一池春水”。

【群众评价】三叉河村村民刘玉良:以前种地都是自己干自己的,现在村里做起了共富项目,带着大家一起搞订单农业、直播带货,我们只管种好菜,销售不用愁,收入更有保障。

2025-09-24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78470.html 1 3 产业共富扮靓“满园春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