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戴 琰
在平湖,水果店也可以堂食了?答案是:可以,而且还能吃出仪式感。你只需要进店挑选好自己心仪的水果,短短几分钟,一份如艺术品般精致的果盘便会被端到你面前。在果香氤氲的空间里静坐片刻,心绪悄然舒展。
初秋的人民东路上,梧桐树枝繁叶茂,街道两旁生活气息浓郁,而在这条寻常巷陌中,一家名为“Mangogo”的小店悄然伫立,吸引着路过的行人驻足凝望。
绿色与原木色交织的外立面清新自然,通透的玻璃窗内,新鲜水果与精致的果盘错落有致地陈列着,仿佛一幅流动的生活美学画卷。推门而入,才发现这里远不止是一家水果店——它更是店主管思雯为都市年轻人精心打造的一方“情绪疗愈空间”。
“水果店不就是进货卖货,能玩出什么花样?”当初决定创业时,管思雯听到的质疑声不绝于耳。但她偏偏不信这个“红海”里没有新路可走。在她看来,水果是刚需,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更是刚需。于是,她决心做一次“加法”:把卖水果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的提案,用视觉、味觉与情感的多重体验,为疲惫的心灵提供一处喘息之地。
“年轻人买的不只是水果,更是一种情绪价值。”管思雯说,“我想让每个人走进来,都能暂时忘记KPI和生活的琐碎,只专注于眼前的鲜活与美好。”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她投入30多万元,从空间设计到细节打磨,每一处都倾注了心血。红砖、原木与金属的混搭,既保留了工业风的利落线条,又融入自然的温润质感。更令人惊艳的是那些“行走的艺术品”——每一份果盘都像经过精心构思的花艺作品。石榴被剥成颗颗“红宝石”,盛于粗陶碗中;芒果块点缀百香果籽与可食用蓝花,清新灵动;猕猴桃、橙子与葡萄的搭配,则宛如莫奈画布上的色彩交响。在这里,吃水果不只是果腹,而是一场关于美的仪式。
店内的水果均精选自高品质国产优果与当季新鲜进口品种,从源头确保口感与营养。果切拼盘的平均价格在40元至50元,主要与挑选的水果种类有关;若想搭配饮品,店里还有现榨的鲜果,单杯售价20元至30元,每一口都能尝到水果的本真风味。
对水果品质的坚持,是管思雯始终不变的底线。“我两天进一次货,有时一天一次。水果是有生命的,我要让大家吃到它最鲜活的状态。”她说,“这就像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永远保持新鲜感。”
而推出堂食服务,是她对“仪式感”的回应。“现在吃饭要拍照,为什么吃水果就不行?”她反问。于是,Mangogo不仅卖果切,更提供坐下来慢慢享用的空间。一杯冰柠檬水,一份手作果盘,配上阳光洒落的角落,足以让人卸下工作的疲惫,重拾对生活的热爱。
“我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在这里拍的照片,特别有氛围感。能堂食的水果店我还是第一次见,今天特地和朋友一起来打卡。”顾客陈女士一边品尝果盘一边笑着说,“坐在这里聊聊天,吃点新鲜水果,挺好的。”
这家小店开业不久,却已成为人民东路一道独特的风景。有人专程来吃一份果盘,在陶碗与鲜果的陪伴中找回内心的平静;有人为拍照而来,把器皿、布包、光影分享给朋友;也有人只是偶然路过,被窗内的美好吸引,推门而入,邂逅一场意外的治愈。
“有客人告诉我,来这里吃水果,感觉自己是在‘好好生活’。”管思雯听后笑了,“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坚持都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