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同小学505班 刘张语
《童年》一书中没有甜蜜的童话,却让我明白,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人也能像小草一样顽强地成长。
阿廖沙的童年极为凄惨——三岁便失去了父亲,寄居在外祖父家,常遭外祖父打骂,舅舅们总是为钱财争吵,母亲也常暗自垂泪。然而,外祖母是他的心灵之光——她会给阿廖沙讲述许多民间故事,如善良的青蛙帮助穷孩子的故事。家中发生争吵时,她会将阿廖沙护在怀中,用粗糙的手轻拍他的后背。即便家中失火,她也会勇敢地冲进浓烟滚滚的房间,抢出烤焦的面包分给大家。正是有了这样的外祖母,阿廖沙才未被困境击垮。
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艰难的日子既能让人堕落,也能让人变得更加坚强。阿廖沙的舅舅们为争家产变成仇敌,外祖父因贫困变得极为吝啬,连一块面包都要分成两半。然而,阿廖沙却截然不同,他将破旧的书本视若珍宝,偷偷将书藏于柴火堆中,夜晚借着灶台的火光阅读,手指被熏得乌黑,眼睛却闪烁着光芒。这多像墙角的小草啊,即使被砖头压着,也要歪着脖子寻找阳光。阿廖沙就是这样,无论周围环境多么杂乱,心中始终怀揣着一颗渴望成长的种子。
这让我想起了邻居家的姐姐。她的父母因某些原因分开,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姐姐便与爷爷奶奶一同生活。她每天清晨起床背书,吃完早饭后,背着书包步行去学校。她没有多余的娱乐活动,也没有父母的辅导,全靠自己努力学习,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还有名人海伦·凯勒,她既看不见也听不见,却通过触摸老师的嘴唇学习说话,手指因触摸盲文而生出老茧,最终写出了名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们与阿廖沙一样,都如同生长在石缝中的小草,根扎得越深,枝叶就越繁茂。苦难的日子如同磨刀石,能让人变得更加坚韧。
合上书本,阿廖沙在油灯下读书的身影总在我眼前浮现。《童年》这本书告诉我们,即使眼下的日子阴云密布,只要心中充满阳光,努力向上生长,终有一天能沐浴在阳光之下。
指导老师 张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