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我市曝光十大典型案例

提醒老年消费者警惕“健康陷阱”

■记者 张宇青

本报讯 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向社会公开十大典型案例,警示经营者守法经营,同时提醒老年消费者警惕“健康陷阱”。

“这几年,针对老年人群体实施的保健类产品虚假宣传、欺诈销售行为屡禁不止。”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为净化市场环境,自2024年起我市开展涉老保健类产品非法会销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了一批虚假宣传、夸大功效、非法营销的违法案件。

记者注意到,在公布的案例中,虚假宣传是不法商家的主要手段。比如,案例之一的某食品店通过讲座向老年人推销“百理王牌丹参银杏叶胶囊”,宣称其能治疗脑梗、前列腺疾病等,实际该产品仅为辅助降血脂的保健食品;个体经营者王某某将普通配制酒包装成“羌族药王秘方”,谎称可根治风湿、血栓等疾病;另有多家商户将固体饮料、蜂胶胶囊等普通食品或保健品吹嘘为“抗癌神器”“心脑血管克星”,甚至伪造患者案例,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

执法人员在执法查处中发现,违法经营者多采用“会销”模式,以赠送鸡蛋、牙膏等小礼品吸引老年人聚集,再通过“专家”讲座、“患者”现身说法等手段营造产品“疗效”。“这些行为分别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食品安全法》,涉事商家均被处以行政处罚,其中情节严重者已移交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该负责人提醒广大市民,保健食品仅有调节机体功能,不能治疗疾病;普通食品更无任何保健或医疗作用。老年人购买产品时需认准“蓝帽子”标识(保健食品标志),警惕“根治”“包治”等宣传话术。若发现虚假宣传行为,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

2025-08-07 提醒老年消费者警惕“健康陷阱”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68742.html 1 3 我市曝光十大典型案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