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论苑

从“0”到“1”,让党员教育插上“数字翅膀”

■ 新埭镇 干雯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区别于传统“三会一课”的模式,也区别于线下主题党日集中培训等活动,党员教育迎来了新契机,要把党员教育作为建强“三支队伍”的重要抓手,其内涵和外延也正在逐步丰富。

从“0”到“1”,让“传统”模式“活”起来。数字化时代,信息就像一辆飞驰的“高铁”。以往,党员学习教育依靠课堂教学、纸质材料这些“老古董”,许多党组织宁愿守着“刀耕火种”的办法过日子,也不愿、不敢试水,由此产生了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卷现象。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搭建以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党建”和“智慧党建”数字化党员教育平台。通过转换“赛道”,开设网上党校、网络课程等,不仅能够确保党员教育紧密贴合时代发展脉搏,还能满足党员多元化、差异化、全天候学习需求,真正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推动党员教育由“纸质学”向“指尖学”转变,由“课堂学”向“平台学”转变,让党员教育既用好传统方法又与时俱进“活”起来。

从“0”到“1”,让“高冷”理论“潮”起来。数字时代是个体力量崛起的年代,强调体验为王。年轻党员“网性”强,接受新鲜事物快,个别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工作上千篇一律搞“老少一锅煮”,与年轻党员说话交流不在一个频道上,代际鸿沟的问题突出。要解决好党员“大众”与“小众”、“群体”与“个体”关系问题,应以数字为用,探索形式丰富、便捷灵活的党员教育方式。在保留传统党员教育的基础上,告别“呆板”“匠气”和满满的“灌输法”教育方式,突出教育体验性。将党课“镜头”聚焦“身边人、身边事”,根据党员的特质提供“菜单式”教育素材,开发切合本地实际的网上教学资源,实行多元化、数字化的教育模式,努力打造精品频道和精品栏目,让理论教育既保持“原味”又增添“潮味”。

从“0”到“1”,让“流动”课堂“实”起来。当前,各类新闻客户端、学习APP井喷式增长,哪里有网络,哪里就可以学习。“短平快”的浏览方式让党员学习“走个过场”的现象时有发生,党员教育管理无疑要改变“线下管理空白、线上管理落空”的现状。要加强对外出党员的跟踪联系,落实“一对一”专人联系制度,使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党员“流”而不“失”。保障平台的智能化水平,把平台设置在党员手机终端,通过云平台链接和管理党员,在线发布任务、进行积分计算排名等方式,让“流动课堂”既“走新”更“走心”。

2025-07-16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64111.html 1 3 从“0”到“1”,让党员教育插上“数字翅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