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成长

登六和塔

■东湖中学807班 温若渝

蝉鸣撕开夏日的午后,我踩着杭州的暑气站在六和塔下。檐角铜铃在江风中轻颤,叮当声里仿佛藏着千年的呢喃——这趟攀登,注定不是寻常的观景之旅。

青灰色石阶被千年步履磨出温润的光,石阶两旁草木葱郁,香樟与合欢枝干遒劲,树冠如盖,有些已年过期颐,如同沉寂的老人,微风拂过摇动了满头须发。我放轻脚步,生怕鞋跟叩击石阶的声响,会震落砖缝里沉淀的月光。

石阶通向石头铺成的平台,平台上竖着两根粗壮的石柱,石柱上刻着两条巨龙,在翻腾的云海中挥舞爪牙,追日逐月。这神话中的巨兽似是这圣地的看守。我回望来时的路,车马喧嚣已吞没在林海风涛中,提醒着我:再往前已不是凡尘之旅,而是一次心灵的朝圣。

走入塔中,沿着螺旋状的木质楼梯盘旋而上,楼梯的两侧是刷成白色的砖墙,到达一层后是一圈内部的回廊,回廊的地板由一块块方形石砖拼接而成,因为年代久远,它们的颜色已经深浅不一,岁月在它们的身上蚀出了斑驳的孔洞。每一层的回廊分别有四个通道通向塔心室,有八个通道通向外圈的木檐回廊。宝塔的最外圈是由木板、木柱拼接而成的墙面,每一面外墙上都开有三个窗洞,向外眺望时,窗口框起古塔周围远近的风景,就如同在塔内悬挂了一幅幅四季变换的风景画。

我去时,宝塔的塔心室并未对外开放,但是在通往塔心室的通道墙下方,我看到了令我欣喜的东西:是两段类似底座的石砖。我绕至其他通道,又继续向上登,发现每层都有两到四种不同纹样的精美砖雕。细看,有祈愿安康的花木,万寿菊的花瓣薄如蝶翼,牡丹的花蕊竟能看到凿刀旋转的痕迹;亦有祈求祥瑞的神兽,如腾飞戏珠的神龙,盘旋起舞的凤凰,象征福运到来的蝙蝠和寓意长寿吉祥的仙鹤。轻轻拭去灰尘,我沉默了,千年前是哪位匠人,用灵巧又粗糙的手,细细抚摸过这砖瓦,揣摩好适宜它的姿态,又一锲一凿地将它刻画成栩栩如生的模样。古塔寂静无声,耸立的木墙仿佛在无限地向上延伸,穿越了云层,刺入云霄,浩然矗立于天地之间。不,我仿佛又听到了声响,那是回荡在塔中工匠的心跳,生生不息。

终于,我登上了宝塔的第七层,也是它的最高层。透过窗口,我看见了后山上翠绿的竹木随风舞动。我知道,山的那一侧是古老、诗情画意的西湖。沿着回廊,转向另一边,极目远眺,越过波涛翻滚、汹涌澎湃的钱塘江,我看见南岸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与六和塔一起伸入云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昔人的夙愿如今已成现实。正是有无数如同六和塔修建者一般的工匠,才筑就了今昔辉煌灿烂的杭州,繁荣昌盛的中国。愿这盛世永存,也愿这工匠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间。

离开时我没有回头。我知道那座塔会继续矗立在钱塘潮声里,像本摊开的线装书,等着每个登临者用目光抚摸那些被岁月磨圆的笔画。而我掌心似乎还留着石雕的微凉,那是千年工匠精神透过石头传来的体温。原来最好的风景从不在眼底,而在与历史对望时,血脉里突然响起的、遥远的凿击声。

指导老师 徐 萍

2025-06-27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60076.html 1 3 登六和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