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戴 琰
通讯员 纪亚千
本报讯 “咚锵,咚锵——”近日,林埭镇综合文化站里,省级非遗项目“平湖九彩龙”的排练正热火朝天。文化特派员金水平带领团队紧张有序地筹备着即将到来的文化活动,他说:“要让九彩龙舞出新时代的风采,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一传统民俗。”
在金水平的推动下,九彩龙在林埭镇焕发新生,也让更多人成了传承者。“以前觉得舞龙是老一辈的事,现在才懂每个招式都藏着故事和智慧,我们得把这传统文化传承下去。”22岁的队员钟亿豪感叹道。
金水平的故事只是林埭镇文化特派员工作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小镇里,像他这样扎根基层的文化特派员共有3位。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从理论殿堂走向田间地头,成为乡村文化传承中最活跃的“细胞”。截至目前,文化特派员已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超过70场,惠及村民超过3000人次。
走进陈匠村,墨香萦绕。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特派员方熙正在书法公益课堂上指导老年学员。老人们手握毛笔专注临摹,笔触从生疏到流畅,字里行间满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方熙不仅关注老年群体,还创办了面向儿童的“萌匠书法班”,让书法艺术在孩子们心中扎根。一老一小的课堂如文化纽带,串联起乡村的过去与未来,让传统在乡土间生长。
然而,方熙的愿景远不止于此。她深入挖掘陈匠村“书法与匠艺共生”的历史渊源。“在明清时期,匠人们便用毛笔记录榫卯图纸、题写器物铭文。”方熙说,如今,她将书法艺术与陈匠村的非遗竹编技艺深度融合,鼓励学员们在精美的竹编作品上题字,在墨香中细细品味“匠心”的独特韵味。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说:“这种结合不仅让传统技艺有了新花样,也让他们能在日常生活中更深入地感受文化的魅力。”
这些文化特派员还活跃在国学、民间工艺等多元文化传承中。他们组织非遗展示、技艺培训、跨文化交流等活动,还借助短视频、直播等科技手段传播林埭非遗。“文化传承绝非简单地守着尘封的老物件,关键在于让它融入我们的生活。”林埭镇相关负责人说,就如新开设的“非遗数字展厅”,把九彩龙的128个经典招式数字化,开发成互动教学系统,让孩子在游戏里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文化特派员如繁星照亮乡村文化传承路。林埭镇也将持续推进文化特派员制度,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让传统文化的光彩在这片土地绽放得更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