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潜心画杯为“出新”

□匠心创造奇迹

■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徐冰艳

【匠人名片】沈秀丽,浙江嘉特保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研发部部长

【一技之长】保温产品设计

【坚守故事】1996年,沈秀丽入职嘉特担任技术员,开启了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没想到一朝入行,就爱上“制杯”,从一线工人到研发设计师,她在岗位上不断成长蜕变。

近三十年间,沈秀丽参与设计的新款超百款,多次推动工艺改良与技术革新,参与编制了9项保温容器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回首起点,她坦言:“当时我已经被一所中专院校的美术专业录取,最后权衡再三,还是选择到嘉特工作。”正是美术功底,为她最后走到设计岗位埋下了伏笔。

刚入职的第一个岗位是磨具切割工,沈秀丽是当时这个岗位的唯一一名女性。她的工作是用代码将图纸输入电脑,由电脑生成机器代码,再手工输入机器代码“驱动”线切割机器,实现生产。电脑代码手册如同一本字典般厚实,机器代码则长达千余个字母,输入时不能有丝毫错误。在这间充满皂化油气味的车间里,沈秀丽逐步了解了保温杯的生产流程。

1998年,嘉特迈出自主设计步伐,沈秀丽也进入了新组建的设计部门,从设计零件开始摸索。在此过程中,她利用晚上、周末的时间,自学了中专、大专、本科等课程。在厂长“技多不压身”的勉励中,她凭借绘画功底和勤学钻研,学会图纸设计,又先后掌握了CAD制图、3D设计软件等技术,为后续的数字化转型积蓄能量。

2000年是沈秀丽职业生涯的关键节点。当时她为一位美国客户设计了一款5磅热水壶,这是她独立设计的第一款产品,受到了客户的肯定。自此,她如开了挂一般,画笔下不断有创新产品:女生喜欢的时尚单品、孩子喜欢的吸管杯、驾驶员喜欢的单手杯等。在一次次的出新中,沈秀丽对于保温杯的设计有着独到的见解,需要周全考虑客户群体、适用场景、外观视觉冲击力、功能性指标、模具生产可行性、图案风格等诸多因素,她也先后获得外观设计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明专利1项。

“从一块面板到一只杯子,中间要做几十项技术检测,验证失败是常有的事,我要做的就是不断修正设计,再次投入检测验证,直到成功。”沈秀丽说,批量投产中,一个不起眼的小零件开模成本动辄二三十万元,而她带领的设计部,就是要将所有问题解决在检测阶段,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企业效益。

北京人民大会堂指定款梅花保温瓶;上海世博会定制款保温杯;“雪龙号”南极科考船的特制保温箱;星巴克、迪卡侬、Mega等国际品牌的定制保温杯……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保温容器背后,都有沈秀丽参与设计的身影,她深感自豪。但沈秀丽的脚步却从未停下,她依旧坚持技术学习,不断了解当下的时尚元素,带领团队每个月都拿出十几款设计新品供客户选择,这是企业向新而行的底气,也是她的热爱所在。

2025-06-19 □匠心创造奇迹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58452.html 1 3 潜心画杯为“出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