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成声
近日,我市推出了6条红色研学线路。这是我市以红色研学赋能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思考中汲取力量,将红色精神内化为成长动力的有力举措。
平湖拥有众多红色资源,如转角湾党支部、百人坑遗址、衙前革命纪念馆、抗战历史宣教基地、优胜碉堡群遗址等,蕴藏着丰富的育人素材和价值。那些流传在民间的红色故事,更是让人心生向往。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创新红色资源的“打开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平湖的这些红色“根据地”,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以红色文化涵养时代新人,与“大思政课”关注学生知识学习和培养学生价值观并重的目标一脉相承。红色资源与教育的碰撞,可以让广大青少年更直观了解平湖的革命历史,有利于培养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点燃他们的奋斗激情。
红色研学是红色教育的重要形式,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途径。以红色研学赋能思政教育,需要打造精品化红色研学体系。此次我市推出的6条红色研学线路,围绕“首创、奋斗、奉献”三大主题,依托红色场馆、教育基地等资源,结合文博场馆、乡村文旅景观等,把红色教育融入旅行,以“红色+美育”“红色+农业”“红色+科技”等多元模式,开发《日曜金平湖,红色转角湾》《向星辰大海,出发》《一纸合同的初心》等一系列具有平湖特色的研学课程,使学生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研学体验,汲取智慧营养、获取正向激励。
让更多平湖后生亲近红色研学,赓续红色基因,需要推动红色研学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我市通过成立红色研学规范发展服务中心,不断拓展既有菜单式选择,个性化定制研学经典线路,串点成线、联线成面,打造红色研学教学现场,因地制宜开发革命初心、数字互联、名人文化等主题的实地教学课程,结合重要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节点,以有“味道”、有“温度”的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追寻红色足迹的过程中,更好认识社会、理解历史、磨炼意志。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关爱青少年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红色研学作为一种沉浸式、体验式教育模式,能有效弥补学校传统思政课堂的不足,推动思政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期待各地不断探索更好的研学教育方式,扩大红色教育覆盖面,让更多平湖后生在研学中传承红色基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