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佳英
如莲花般的李叔同纪念馆,呈现了平湖“叔同故里”的文化符号;3D人动态打棒球,展示了平湖打造“中国棒球第一村”的英勇气概;樱花围绕长风塔飞舞跳跃,展现了平湖的美丽景色……昨天晚上,1730架无人机飞上平湖城市夜空,演绎了一场无人机的星河秀,吸引了近万人前来一饱眼福。
不管是平湖的经典景色、文化地标,还是平湖的特色产业、文旅发展,1730架无人机以夜空为幕布,通过协同演绎,让在场观众享受了一次光与影的极致盛宴。在1730架无人机编织的星河画卷里,既展示出平湖这座江南精致小城的独有魅力,也昭示着平湖向低空经济新赛道“竞发”的雄心壮志。
一
这群飞上平湖天空的无人机,来自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无人机集群自动化表演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一体化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此次,是双方合作的起点。
低空运营服务,是发展低空经济的综合性业态之一。在平湖,已形成了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整机制造双轨并行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市拥有3家低空运营服务企业和3家低空整机制造企业。落户平湖空天产业园的锐恩飞机工业(浙江)有限公司,是我市现有的3家整机企业之一。
今年以来,锐恩发展迈出了从“试验验证”到“商业落地”的坚实步伐:1月22日,锐恩总装生产的国内唯一可商用纯电固定翼飞机RX1E-A机型获得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PC证),宣告着RX1E-A正式迈入批量化生产的新时代;2个月后的3月31日,RX1E-A电动固定翼飞机顺利交付,这也是国内唯一一款同时取得型号合格证(TC)和生产许可证(PC)的双座电动轻型运动飞机。
每一步,都为企业向前发展积蓄着力量。“目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公司负责人介绍说,RX1E-A飞机主要用于景区体验、飞行员培训等领域,属于双座轻型运动类飞机,其续航里程可达280公里,具备低噪声、零排放、维护简便、安全性高和运行成本低等突出优势。正是因为优势集中,也让这架飞机获得了客户的“青睐”。
鉴于良好的市场前景,锐恩已着手计划上马二期项目。“目前,我们一期项目生产面积约3700平方米。”该负责人说,在平湖市、独山港镇的帮助下,他们二期项目计划新增生产面积近2万平方米,而且厂房设计将更加适配企业生产,6000多平方米将用于辅材加工,2000多平方米将用于机加工,1万多平方米将用于组装……二期如何布局、未来如何发展,锐恩人心里已经有了更多底气和信心。
二
“平湖造”飞机正式进入市场,是平湖低空经济产业“蓄势起飞”的重要标志。正如锐恩飞机工业(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石红说的,企业最终选择落地平湖,是因为平湖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先进的硬件设施,更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集聚效应。石红的感受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平湖在发展低空经济产业方面天时、地利、人和等综合条件的印证。
不可比拟的自然条件。平湖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独享“背靠上海、面朝大海”的两海优势。再加上高等级公路网、千吨级航道网的建设,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支持。最关键的是,平湖适合开展各类低空飞行活动的空域面积较大,可利用G类空域面积占约占县域面积的94%,在“五县两区”中的优势较明显。目前,平湖通用机场已被纳入《浙江省民航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0-2035年)(修编)》两大省级专项规划。根据《通用机场管理规定》,该机场为A类通用机场。
建群强链的产业优势。航空航天产业是平湖“3+3+3”现代产业体系中3个未来产业之一,目前,我市已拥有航空航天零部件及配套设备企业22家,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2024年实现产值64亿元。另外有20多家外资企业母公司涉航、50多家企业有能力向航空零部件生产转型。低空经济产业是航空航天产业的细分赛道,平湖航空航天产业优势将为平湖发展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目前,平湖低空经济产业也已初步建立了完善的产业链。
先人一步的机遇意识。聚焦低空领域,平湖已先行先试,这是刻在平湖人血脉里的创新精神。比如在农业领域,我市拥有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415架次,保有量嘉兴市第一,全年无人机植保、播种和追肥作业面积达到200万亩次,服务产值超过1500多万元。又比如在文旅领域,华湖飞行营地业务涵盖飞行体验、有人和无人机飞行培训、青少年航空科技和航空运动教育、低空旅游等,自去年开业以来已完成1500多架次飞行体验服务,接待青少年研学教育800多名。
三
平湖发展低空经济产业,正逢其时、恰逢其势。何以见得?
进军“蓝海”,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据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寿钢军介绍,低空经济涉及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等众多领域,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目前低空经济产业,投入产出比约1:10,就业带动比约1:12。“交通运输局是平湖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牵头部门,我们对此也进行了相关的产业调研和分析,国内低空经济市场呈现超万亿蓝海。”寿钢军说,进军低空经济产业是平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策”护航,为低空经济发展做好“顶层设计”。今年,我市正式印发了《平湖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重点构建“3238”低空经济发展总体框架,即浙江省低空经济应用先飞区、临沪低空一体化合作示范区、长三角低空智造产业集聚区“3”个定位,低空装备智造、低空综合保障“2”个核心驱动,“3”大支撑平台,“8”大应用场景。通过定位清、思路明、安排细,力争到2027年,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积极争创低空经济省级试点,努力建设金平湖“天空之城”。
“创新”不止,积极破题“低空+”场景。比如,“低空+”农村物流项目已在新仓共配中心至友联村之间,实现邮政快递包裹运输航线首飞。该项目既盘活了农业无人机、客货邮一体化站点等资源,又解决了农村地区投送效率低、末端送达不及时的现实难题。根据安排,“低空+”农村物流项目将在今年7月底前,新仓镇11个行政村完成试点任务,实现末端物流无人机投递全覆盖;今年12月底前,各镇街道行政村覆盖率力争达到100%。“低空+”交通管理项目同样在建设中,今后还将与公安、消防、综合执法实现多跨协同融合使用,届时将实现一机多用、一飞多能、一网统飞。
不管是企业生产车间,忙着进行低空整机、零部件制造;还是农村田间地头,飞过一驾驾载有包裹的无人机,平湖低空经济产业,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已蓄势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