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成声
近日,我市推出错时共享车位“升级版”,计划分两批向社会开放超100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夜间及节假日停车需求。
所谓错时共享停车,简单来说,就是只要不是工作时间,即便不是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去停车。在平湖,这样的共享模式并非首次“亮相”。近年来,针对住宅小区夜间停车需求大,而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停车资源在夜间却处于闲置状态的情况,我市“对症下药”,全力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内部停车场错时对外开放。这一举措提高了停车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缓解了居民的“停车难”矛盾,取得了较好反响。
这些年,城市出现的停车难,除了车位总量供需不匹配外,时空错配和信息不对称造成车位闲置,也是原因之一。相较于之前的错时共享开放,此次共享开放强调“应开尽开”原则,将共享开放范围从市区向镇(街道)延伸,范围更广、数量更多,有利于盘活沉睡资源。而通过将停车场道闸接入“平易停”平台后,利用“智慧大脑”,实现共享停车“一键查找”,将有效避免以往市民寻找车位全碰运气的情况。
“小车位”关乎“大民生”,更考验着城市治理智慧。停车有位,百姓的幸福才会加倍。近年来,我市在不断增加城市停车位数量的同时,通过构建数字治理体系建设,市民只要绑定微信小程序“平易停”,就能享受车位查找、共享停车等服务。此次推出的错时共享车位“升级版”,超1000个机关事业单位停车位免费向社会开放后,必将大大缓解城市停车矛盾,提升城市的综合治理水平,让城市交通更加从容。
当然,开放单位车位错时共享,潜藏一定的安全风险,还会增加管理成本。因此,要让车位错时共享的好政策,真正发挥最大作用,还需要后续的服务做到位。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举措,推动错时共享停车的规范化发展,鼓励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到错时共享停车中来,形成多方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对于单位来说,要打消疑虑、形成共识,提高共享车位的知晓度和使用率;另外,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管理引导确保安全,同时还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推动错时共享停车服务的不断优化和提升,让市民的出行环境更加便捷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