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如意校区611班 时 彦
当第一缕春风轻柔地拂过大地,春天便带着蓬勃的生机翩然而至。小区门口,粉红的桃花像是被大自然这位画师精心点染了,一朵朵都张开了灿烂的笑脸;枝头的小鸟欢快地跳跃着,用清脆的歌声奏响欢迎春天的乐章。正如那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的那般,世间万物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向着希望蓬勃发展,而在这烂漫春日里,有一种独特的美食绝对不容错过,那便是青团。
青团,不仅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口感,其来历与风俗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据史书记载,青团起初是作为寒食节的冷食出现的。寒食节期间,人们禁火冷食,青团便成了既方便又饱含心意的食物选择。随着时光的流转,寒食节与清明节的习俗逐渐交融,青团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清明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在这个缅怀先人的节日里,人们精心制作青团,将其作为祭祖扫墓的必备供品,青团里包裹着的,是对先人的深深怀念与无尽追思。如今,即便清明还未到来,品尝青团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象征着团团圆圆,寄托着人们对家庭和睦、亲人常伴左右的美好祈愿。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和妈妈决定一同制作青团,让这份春日的美味在我们的指尖诞生。妈妈早早就准备好了新鲜的艾草,将其洗净、焯水、打成细腻的艾草汁。当浓郁的艾草香气弥漫在厨房里时,春日的气息也越发浓郁了。接着,我们把艾草汁缓缓倒入糯米粉中,再加入适量的白糖和食用油。随着筷子的搅拌,原本松散的糯米粉逐渐与艾草汁融合,变成了一团散发着清新草香的绿色面团。
我迫不及待地伸手开始揉捏面团,面团软软糯糯的,却又有着恰到好处的韧性,就像在和春天亲密握手。在我和妈妈的共同努力下,面团被搓成了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团子。随后,我们将提前准备好的豆沙馅料包入团子中,轻轻收口,再小心翼翼地搓圆。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青团就像是春天孕育出的绿色精灵,乖巧地排列在蒸盘上,等待着一场奇妙的“蜕变”。
将蒸盘放入锅中,盖上锅盖,静静等待。不一会儿,厨房里便飘出了艾草与糯米交织的香甜气息。“青团出锅喽!”妈妈笑着揭开锅盖,热气腾腾中,青团那绿油油的外皮显得格外诱人,就像被春天赋予了生命。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青团,它还冒着丝丝热气,轻咬一口,软糯的外皮在齿间轻轻化开,那股清香瞬间充满整个口腔,仿佛将春日田野间的清新与生机都一同吃进了肚子里。此时此刻,我仿佛化身为一只自由的小鸟,在广袤的田野间尽情奔跑、嬉戏,感受着春风的轻抚和暖阳的照耀。
春日短暂,一定不能错过美味的青团,只需一口,便能让这份春日限定的美食在记忆里回味无穷。
指导老师 李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