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玉霞
本报讯 昨天下午4时左右,已经过了市第一幼儿园(东湖园区)的放学时间,但孩子们稚嫩的笑声依然在园里回荡。走进园区的一间教室,只见老师正带领孩子们沉浸在绘本的阅读中。原来,自本月起,该园开展了延时托管服务。
“以前幼儿园4点左右就放学了,有的父母要轮流请假接孩子,有的是让爷爷奶奶来接,这学期园区开展了延时托管服务,不少家长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市第一幼儿园党总支书记、园长刘亚平说,根据实际报名情况,第一幼儿园(东湖园区)开设了一个小班和一个中班,分别由对应年龄段老师执教,延时托管服务时长约为1个小时。
为了让孩子在托管的1个小时里有收获,园区开发了多元化的活动内容。“我们围绕美工创意、音乐、体育游戏等多个方面,采用游戏化的场景,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做到一周五天不重样。”刘亚平说,丰富的活动能为孩子提供不同的成长土壤,也能让他们的兴趣点在活动中不断生根发芽。
记者走访多个幼儿园了解到,延时托管期间,各幼儿园均组织幼儿开展涵盖艺术、阅读、建构等各领域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活动,且部分幼儿园还打破班级划分,采取混龄合班的形式。在市百花幼儿园(新华园区),就开设了1个混龄晚托班,共有23名幼儿参加。在市百花幼儿园副园长顾骁雁看来,这样的班级模式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成长。“年龄小的孩子能从年龄大的孩子那里学到不少技能,年龄大的孩子也能在和弟弟妹妹的相处过程中提升照顾他人的能力。”顾骁雁说。
在教师配备上,园区也都做了充足的准备。据顾骁雁介绍,园区的延时托管服务严格按照“两教一保”的标准,并配备了行政人员进行值班,确保服务保障到位。
时间很快来到了下午5时10分,家长们陆陆续续来接参加延时托管服务的孩子了。其中一位家长丁女士告诉记者,过去接孩子,时间比较紧张,现在有了托管服务,孩子很喜欢,也消除了他们赶不上接娃的烦恼。
目前,我市共有6所公办幼儿园的8个园区启动晚托服务试点工作,下阶段将积极探索开展延时托管服务的新方法,不断优化延时托管服务的活动内容,切实将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