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激活农民增收 源头活水

■言成声

乘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曹桥街道构建了“春粮+夏果+冬菌”的立体轮作体系,不仅破解了传统耕作模式的土地空窗期难题,更让亩均产值实现19倍跃升,绘就了“四季无闲田”的丰收图景。这是我市着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缩影。

“三农”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明确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激活农民增收的“源头活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求各地必须把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作为重头戏来抓。

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需要聚焦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近年来,我市围绕种植养殖、粮食生产、水果蔬菜等,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特”“优”农业发展壮大,打响了西瓜、芦笋、稻渔米、食用菌、花卉等农产品品牌。其中,马铃瓜、天露西瓜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芦笋、糟蛋以及双孢菇等先后入选省名优“土特产”百品榜。进一步增强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力,需要坚持以培育“金平湖”区域公用品牌为重点,坚持全品类打造、全链条运营、全方位带动,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的全产业链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让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

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需要向创新要活力,靠创新激发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轰鸣有劲的现代农业“数字引擎”,到数字工厂、数字化种养基地串联起的智慧农业黄金链条;从稻鱼共生万亩基地,到“土特产”精品矩阵;从“新乡邻”盘活闲置农房,到惠及千家的“共富大棚”……多年来,平湖积极依靠创新打破传统产业边界和业态模式,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需要积极培育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同时,要坚持人才赋能,打造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引擎”,通过优化农村创业环境,加快引育一批懂市场、有技术、会管理、能创业的新农人创新创业,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活力。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需要我们把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作为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总钥匙”,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夯实特色农业底盘,从而激活农民增收的“源头活水”,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甜。

2025-03-06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33741.html 1 3 激活农民增收 源头活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