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语丝

阅读一棵苹果树(外一则)

□ 詹政伟

园丁楼下的苹果树又开花了,心情很是舒展了一阵子,想想那么细碎的花,一点儿也不起眼,但日后却是要长出硕大苹果来的。我对所有结果的花都有好感,不管它们花的颜色,也不管它们花的大小,它们一开花,就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有所期盼,指望着某一日能看到果实。生根、开花、结果,这似乎是一套程序,是一种宿命,也似乎是一种报应,有因才有果嘛。

对于苹果树来讲,从花开到结果的过程是漫长的,花谢了,率先看到的并不是果实,中间还有叶子的生长。叶子长出来了,花就一点一点凋谢了。奇怪的是,每一棵树上,总归有那么几簇花,隐在绿叶丛中,不显山露水,但它们就是那么固执地停留在那里,不为所动,也不知道为了啥。

长叶片的时候,你是看不到果实的,果实是那么小,小到你几乎可以忽视它的存在。时间有限,精力也匮乏,苹果树仿佛也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它利用自己的特点,用自己的眼光和判断,作出了合理的选择,野兔、蚂蚁、麻雀、白头翁、蜜蜂……数不尽的小动物,在花开的那一刻,都纷纷跑了出来,围绕着苹果树转悠,显然,它们也是有自己的诉求的,各有不同,它们交叉着出现,给了苹果树无数的喜怒哀乐。它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完美地保护果实,它的招数居然就是那几簇一直迟疑着不肯退场的花,那些花在阳光下波动,在风雨中招摇,在一大片新绿中若隐若现……这一切,都在告诉小动物们,苹果花还在,苹果还在结果的路上,你们多看会儿花吧,多享受一会花带给你们的美妙……这个时候的那几簇花,会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有意无意地驱赶着那些小动物们,别靠近,苹果在结果的路上……

小动物们听得懂苹果树的语言吗?不知道呀,但你要知道,动物啊植物啊,肯定都有一套成熟、完整、顺畅的语言,它们无声的交流,让你徒有羡慕之情。

等到苹果真的开始挂果的时候,那几簇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悄然隐退,你一点都不清楚它们是什么时候退场的,这个时候,映入你眼帘的,全是青绿色的苹果,它们骄傲而饱满地挺立在枝头,在阳光的沐浴下,迎风招展……

多少年了,我一直喜欢看着楼下的苹果树,从开花到结果,那个过程,让我的心跌宕起伏,我觉得我就是一个阅读者,阅读着苹果树一段又一段的历史,一年又一年的历史,在我眼里,每一个苹果,或大或小,它们就是一个个沉潜者,沉就是有着厚重的积淀,潜就是深藏不露,在动植物们的眼皮底下自由发展。它们从不开口说话,只会用有力的行动来表达它的内心。是的,它给我这个阅读者带来了无限大的想象空间。

真好。

真的好。

辣萼

开北大荒饺子馆的老卡,是一名退伍军人,1971年出生,追随当警察的儿子千里迢迢来了江南小城。警察儿子找了同样是警察的儿媳。儿媳是土生土长的陆沼人。老卡一家子就从东北的伊春搬到了江南,一家人其乐融融。

和老卡相识,纯属偶然。若干年前的一个春日,跟随朋友去他那里吃了一回饺子,非得跟我加微信,说是这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他得多找朋友。加了后,天天看他的朋友圈不说,他还经常性地向我发出邀约:哥,有空来看看我。这年头,会说话的人越来越多。哥被叫多了,总得去赏脸。老卡也得意,逢人就说,我哥,文化名人,他来,表明我的手艺还凑合。

无辜入了套,有朋友建议微信拉黑他。我白了他一眼。老卡知道我不会删他的微信,更不会拉黑他。毕竟我也算小城一名人,传出去,就显得太小家子气。还有理由捏在他手里,他爱怎么编排你,你都得忍,一句还文化名人呢,我看也就是一势利眼嘛!还不把你的名声搞臭了。好歹我也是爱惜羽毛的人,信奉多个朋友多条路。更何况,我虚长他几岁,再怎么着也得容忍他,要对得起哥这声称呼。

某一日,爱钓鱼的老严微信我,说是在乡下野河里钓到了几条野生小鲫鱼,他知道我喜欢吃这玩意儿,等会儿就给我送过来。我喜上眉梢。赶紧跑菜场,提前买好了当地腌制的雪菜,准备做一道雪菜鲫鱼,那是我的拿手菜。当年在当文学刊物主编的时候,隔壁就是饮服公司,下边一大堆饭店,得了空,就一个一个饭店地跑,不是去吃饭,而是去看厨师怎么烧菜,美其名曰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其实是偷艺,一来二去,也小学了几招。在家现烧现卖,倒也得家人赞赏,爱美食的习性沿袭至今。这其中就有这道雪菜鲫鱼,因为操练得多了,不说炉火纯青,至少也像模像样。

小鲫鱼真的是野生的,身形瘦长,鳞片光洁,肉质结实,一看就是在野河里顽强生长的,需要不断地运动,才能得到食物,对此肃然起敬。野生鲫鱼配上本地雪菜,鲜上加鲜。佐以黄酒,吃得心花怒放。都说得意要忘形,此话一点不错。吃得开心,免不了要嘚瑟一下,于是打开了视频,让朋友们也参与到我的大快朵颐里,让他们也跟着高兴高兴……一不小心,鱼刺卡喉。这下糗大了,好几个朋友目睹了我的狼狈相。

发生了这等低级错误,首要的任务是得把这低级错误消灭掉。于是马上在朋友圈里求援,各位亲,谁有高招?能将喉咙口的鱼刺去掉。无数的朋友纷纷支招,绝大多数建议上医院,让医生用镊子将其取出,小众的建议多如牛毛。其中老卡的建议让我眼前一亮,老卡不但在朋友圈里评论,还特意打我电话:哥,我这有辣萼,我马上给你送来,你住哪个小区?

什么是辣萼?在此以前我可闻所未闻,老卡解释,这东西全称叫辣萼铁线莲,是东北的特产。鱼刺卡喉,弄上一把辣萼,吃下去,准行。

老卡很快就给我拿来了一小捆辣萼,看模样跟我们这一带的空心菜差不多。我连忙洗了一小把,用沸水焯一下,然后,就连吞带咽地吃下去。不到几分钟,喉咙口的刺痛感就消失了,只留一点点的微痛,想来是鱼刺已经被辣萼带走了。我欣喜若狂,想不到是老卡的神来之笔,帮我解了这切身之痛。

微信电话老卡,家里怎么备有这东西?老卡笑称,赶巧了,那是哥福气好,前些天,儿媳妇发荨麻疹,遍地寻医生治疗,不见啥效果,问咱老家的人,都说找辣萼试试。一试,还真不错,让那边弄了好几袋子。据说,这辣萼全身都是宝,可以食用不说,还能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跌打损伤。哥,不瞒你说,我现在琢磨着我的饺子,以后可以用辣萼做调料,我正在调试呢,调好了,你来试试。不行,你就别说出去,行了,你得帮我宣传,你是我哥,大名鼎鼎的小城文化名人……

老卡说得开心,我的脸却微微地红了,我得为我先前的不礼貌和偏见道歉,我悄悄百度了一下辣萼,发现上面有这样的字眼,生于林缘、山坡灌丛、阔叶林带下……

2025-03-05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33425.html 1 3 阅读一棵苹果树(外一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