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年好景看春耕。当前正值春耕时节,为展现我市春耕备耕的蓬勃活力,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业基地、广袤田野,探访农业生产领域的“新”鲜事,感受新质生产力为平湖农业带来的新愿景。今起,本报推出“乡村探新意·别样春耕图”专栏。敬请关注。
■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莫 凡
【“耕”新有道】当前正值西瓜育苗期,作为“西瓜之乡”,平湖田间地头的瓜棚越来越多。在西瓜振兴计划的推动下,今年全市西瓜种植面积接近800亩,较2022年同期的90多亩有了大幅提升。种西瓜,成为平湖大地春耕图的一股新势头。
【一线见闻】温度17℃、湿度70%;瓜苗所“住”的是双层膜大棚,各自“铺位”上还覆盖有2层保温膜;温度计、湿度计、光照灯等设备一应俱全;几十盘西瓜幼苗,有的才露尖尖角、有的已长成5厘米高的挺拔小株……这是记者在新埭镇的慰英家庭农场看到的西瓜育苗场景。农场主王中明则在大棚里伺弄这些刚刚发芽的新绿,细看之下记者才发现,大棚里的西瓜品种并不少,天露3号、天露小佳黄、马玲1号、红翡翠等十来个品种有序排列。
说起种西瓜,有近30年种植经验的王中明有说不完的话题,他见证了平湖西瓜过去的辉煌与后来的低谷,也深刻感受到了近几年西瓜种植热情的“复燃”。“今年我们农场种植西瓜净面积为10亩,而今正在培育的西瓜苗里,一半自己留用,另一半将供给没有育种能力的种植户。”王中明介绍,除此之外,作为“老瓜农”,今春他已经接到了不少咨询电话,问的都是西瓜育苗的问题。在线指导、上门服务,通过不同的方式,他也在为周边的瓜农提供帮助。
在王中明近期的通讯记录当中,就有新瓜农岳胜雷,他的西瓜大棚就在4公里开外。“育种温度不得低于15℃”“3月中上旬移栽大棚”“有机肥更利于西瓜口感”……岳胜雷主业并不是农业种植,作为新入行的瓜农,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种植西瓜的“重点”。
作为新瓜农,岳胜雷的加入,源于平湖西瓜振兴计划的吸引。去年年底,岳胜雷包下了9亩大棚,在面临种什么的时候,他做了一次背调。政策有保障、品种持续优化、育苗服务就在身边,更让人惊喜的是,如今平湖打造了区域商标,统一了西瓜包装,平湖西瓜有了鲜明辩识度,看中西瓜种植大有可为的岳胜雷,最终选择入行。其实,不仅是岳胜雷,今年全市西瓜种植户超30户,越来越多的人看中了这一振兴中的产业。
对于5月的收获季,岳胜雷也有了新设想——尝试西瓜采摘,他期待着瓜田里欢声笑语的“丰”景。
【记者感言】西瓜是平湖人最深的乡愁。近年来,我市着眼本地农业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无论是天露系列等新品种还是现代化种植技术都在持续迭代升级,尤其是马铃瓜的提纯复壮、重新“上市”,推动了西瓜种植行业焕发新生,随着越来越多新质生产力的加入,西瓜种植将成为促进农村增收的“甜蜜产业”“幸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