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管学悦 通讯员 黄吉巍
本报讯 酒精测试仪、反光锥、交通指示牌……近日,在我市一交警执勤现场,一“辆”闪着警灯、亮着屏幕,装着各类警用装备的微型“客车”格外引人注意。这是我市交警部门创新研发出的警用装备移动智能“路检舱”。
“以前出任务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装载装备,现在依靠‘路检舱’可实时看到装备状态,方便很多。”市交警大队当湖中队民警金剑说。长期以来,交通管理工作在装备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难点:装备存放空间有限、运输不便,装备调度与维护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易出错,严重制约警务工作的开展。为此,我市交警部门持续探索交通管理装备规范化、智能化新路径,推出“路检舱”,为新型警务模式变革注入动力。
与传统装备管理方式相比,“路检舱”具备“全、智、动”三个优势。所谓“全”,体现在“路检舱”内部储存了25类超60件交管警用装备,分别以引导、执法、应急三类分区集中定点存放,基本能够满足现场执法的设备需要;所谓“智”,体现在舱内安装了系统触摸管理屏,以图表的形式显示所有装备种类、数量,存取情况可以通过实时扫描感知,实现装备全时态管理分析。同时,舱体顶部前后还各安装了摄像头,便于实时拍摄、传输执法现场情况,同步建立的综合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装备、执法和勤务的全链条监管。所谓“动”,指的是“路检舱”的拖挂式设计,当民警有勤务要求时可以实现立即上路,遇到问题快速解决,极大地提高了警务效能。
“‘路检舱’自试运行以来,我们的调度效率提升了57%,维护成本减少了34%。”市交警大队大队长唐跃表示,“路检舱”是全国首创,全省首推,目前已申请专利四项,其中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软件著作权两个。接下去,他们还会在无人化、集成化和规范化上进行升级,把“路检舱”打造成交警勤务和执法效能的倍增器,持续为城市交通管理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