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玉霞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你是不是也启动了自己的瘦身计划?然而,减重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唐云石表示,肥胖与许多疾病都有密切关系,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是在减肥过程中,要注意规避误区,采取健康科学的方式减重。
胖不胖要先看BMI。减肥之前,要先评估。如何判断自己胖不胖?根据“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出BMI(体质指数)。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3.9之间,BMI在24至27.9之间被定义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结合体脂、腰围等数据进行自我评测。
“门诊中的一部分人是体重正常想再瘦一点,但更多的是超重或肥胖的人想要减肥,但都要避免盲目过激。”唐云石说,通过剧烈运动或者过度节食的方式减肥,可能会带来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能量摄入要控好
“肥胖的原因是能量摄入量大于能量消耗量,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进行储存。”唐云石说,对大多数缺乏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体重超标的朋友而言,男性每天正常需摄入2000到2500千卡、女性每天1500到2000千卡,想减肥就要控制进食量、增加活动量,做到每天能量摄入量小于能量消耗量。
很多人对食物的热量没概念,但其实很简单。一个100克馒头的热量大约200千卡,一碗200克米饭的热量也大致相同,因此,每顿饭主食少吃一个馒头或一碗米饭,一天就可以达到减少400千卡的目标。当然,减少膨化食品的摄入更容易控制热量,一袋薯片的热量就可以达到500千卡。因此,少吃一袋薯片,能显著减少每日热量摄入。
针对减肥困难人士,唐云石建议,可以到医院的营养咨询门诊就诊,结合体内脂肪、肌肉等指标,获取人体成分分析报告,以此制定个体化营养配餐,并遵医嘱控制每日进食总量,包括合理安排餐次、改变烹调方法、调整食物结构、均衡搭配等。
搭配运动更有效
减肥不能光在吃上下功夫,还得动起来。但运动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科学规划。唐云石建议,可以从快走开始,每天走15分钟左右,速度适中,之后再循序渐进增加运动强度。另外可以尝试瑜伽、游泳、有氧操、爬楼梯等有氧运动,还可以结合哑铃、动感单车、壶铃等器械训练,使运动方式多样化。
体重管理需细水长流。刚开始减肥,每天都能看到体重往下掉,但突然在某个时期完全止步,甚至还会增重一两斤,这就是减肥平台期。唐云石表示,偶尔一天两天甚至三天不掉体重,都是正常现象。如果真的遇到了平台期,也不要失去信心。“这说明你已经有了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唐云石说,体重的日常波动并不能真正反映自身减重的进展。
“如果你的体重已经减轻了10斤,那么就要根据新体重,重新计算每日热量需求,这样才能以之前的速度继续减重。”唐云石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