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向‘新’之力越强,拔节生长的动力就越足,经济的动能就越强劲。”曹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陶建明的这一番心声背后,其实是一组沉甸甸的数据,2024年曹桥街道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36.08亿元,15家企业实现产值两位数增长,工业经济的“压舱石”作用持续凸显。
在经济承压前行的背景下,曹桥企业表现力依旧不俗,细究其理,创新驱动是首要因素。走进浙江宝绿特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车间,一台台废塑料再生设备正在进行调试,全球每10个废塑料瓶中就有1个是使用这些设备实现回收的。而在其去年2月投入使用的新厂房里,新建的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测试中心等内亦是热火朝天。“科技创新是我们企业的立身之本,公司40%的员工都是技术研发人员。”浙江宝绿特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管理部经理谢海萍说,在这支高素质科研团队的带领下,公司不仅做好设备研发和生产制造,更是持续深化“产品+服务”模式,输出从工艺设计到运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其研发的化学法回收设备,还成功破解了难以降解的废塑料和复合材料的处理难题,成为全球少数掌握瓶到瓶再生技术的企业之一。荣誉印证实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专利优势企业、省企业研发中心等都是刻在企业发展轴上的创新符号。去年,企业生产总值达5.26亿元,增幅达14.6%。下个月,企业将在台交所挂牌上市,开启新的征程。
而在3公里之外的浙江亚迪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里,人才激活了产业新动能。“你看,这就是‘离火即熄’的效果,无明火、不炭化、不蔓延、无毒烟。”公司董事长蒋红卫手持一块“海绵”,用点火枪猛烈“攻击”,红色火焰在其表面短暂跳跃却始终无法蔓延,这就是亚迪纳去年实现国内首批次新材料“零的突破”的本征阻燃三聚氰泡沫塑料,该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属全球首发并已量产,运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配套部件领域。这一技术是由蒋红卫这一扎根曹桥二十余载的本土企业家,带领团队历时8年研发而成。“持续做好产品的研发和迭代升级是我们的制胜之道,因此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至少占生产总值的6%。”蒋红卫说,当前企业还新研发成功了超细腻极薄性三聚氰泡沫塑料,这一张薄如蝉翼的海绵仅有0.3毫米厚,已被国外企业作为过滤材料运用于海水淡化领域。
企业的向上突围,离不开政府的精准托举。面对企业的发展需求,曹桥始终精心服务,有力有为。去年,曹桥就全力以赴、抢抓机遇,上演了一场“要素争夺战”,为景兴纸业5万吨环保用纸项目等3个项目争取到了近千万元的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力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向“新”而行。
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平台的建设。作为资源要素最紧缺的镇街道,曹桥将“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智慧发挥到极致,高品质建设了智汇谷等高标准产业园,“向天要地”拓空间,招引项目促发展。“智汇谷一期共建有一幢研发大楼和三幢标准厂房,总建筑面积达60000平方米,招引了一批先进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产业化项目以及服务业企业等。”陶建明说,目前一期已入驻天极集成电路、绵存电子等工业企业13家、服务业企业21家,去年实现工业产值超8.8亿元,服务业销售收入10.7亿元,亩均税收65万元。当前,智汇谷二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与此同时,明盛达小微产业园、杰克范时尚产业园等项目也在不断推进,彰显了曹桥“向天空要空间、向技术要效益”的发展魄力。